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事件 天气事件

建始天气_湖北建始天气

tamoadmin 2024-09-01 人已围观

简介1.2010年24节气表2.2021年立冬是哪天3.冬天的来历4.重庆巫山县重庆巫山县天气预报15天准确公元2019年02月04日11:14:14打春。 春天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立春为每年的2月4日戴3日,视太阳位置达黄经315度时开始。关于这一点,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过如下记载:“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在南方,早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在北方,立春,更多只能说是春天的前奏,春寒料

1.2010年24节气表

2.2021年立冬是哪天

3.冬天的来历

4.重庆巫山县重庆巫山县天气预报15天准确

建始天气_湖北建始天气

公元2019年02月04日11:14:14打春。 春天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立春为每年的2月4日戴3日,视太阳位置达黄经315度时开始。关于这一点,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过如下记载:“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在南方,早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在北方,立春,更多只能说是春天的前奏,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拉开,但“坚冰深处春水生”,春天的脚步已经开始律动,春天的气息已经开始芬芳。

立春节气后,天气渐暖,万物复苏,此时人体内的阳气也会随着春天的脚步逐渐向外生发,人们的养生保健要顺应“春阳生发”这一特点。

2010年24节气表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

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语言文字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服饰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民居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习俗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吊亡人。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场。

宗教信仰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白虎崇拜: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 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影子。其意用虎的雄见来驱恶镇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饮食习惯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文化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的。“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史诗、山歌最为著名。

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方面,刺绣、编织比较有名,土花铺盖尤为著名。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天文历法

土家人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天文、地理、气象、水利、农学、生物学、医药学知识,并用这些知识指导一代又一代土家人的生产与生活。

土家人的气象知识是以谚语、歌谣的形式留传下来的,如:“云朝工,亮通通;云朝西,披蓑衣;云朝南,打破船,云朝北,下不彻”、“早晨烧霞,等不烧茶;傍晚烧霞,晒死蛤蟆”、“雷公光唱歌,有雨也不多”、“东虹日头西虹雨,虹在南方涨大水”、“月亮打伞,晒破岩板,月亮生毛,雨落明朝”、“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抹腰”等都是通过对云雷、虹等天象或日月等天体的观察来预测天气的晴好,准确性高。

土家人还根据山里草木枯荣、候鸟来去、日月星辰的变化、云风雨雷电的交替来按排农时,预测气候,估算年成的丰歉。他们把世代积累的农耕经验编成山歌、谚语,口耳相传,指导春种秋收。如:“老张莫听老问哄,桐子花开要下种”、“三月逢春好盘花,满山阳雀叫喳喳,一来报知阳春节,二来摧动种庄稼”告诫人们桐树开花、阳雀欢叫的时节,也是播种时候了。又如:“清明要明,谷雨要淋”、“三伏不热,五谷不结;三九不冷,百果不很”。这是根据特定节气的气象情况来推测农业的收成好坏。

其农学知识也靠这类谚语、歌谣相传,如:“耕得深,耙得烂、一碗泥巴一碗饭”,讲的是农田要深耕细耙,这样收成才好。“深栽洋芋浅栽秧,红苕栽到皮皮上”、“宁栽秋苕,不种秋荞”,又是在传授稻秧、红苕、洋芋,荞麦的种植技巧

2021年立冬是哪天

2010年立春时间:阳历2010年2月4日

每年的2月3日或4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闭藏的冬天已经结束,温暖而充满生机的春季开始了。所谓的冬物解冻,万物始生正是这个道理。2010年2月4日,农历12月21日,星期四为2010年立春。

2010年雨水时间:阳历2010年2月19日

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天气回暖,冬雪都转化为了雨水,导致降水量逐渐增多。2010年2月19日,农历1月6日,星期五为2010年雨水。

2010年惊蛰时间:阳历2010年3月5日

每年的3月5日或3月6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震震,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2010年3月5日,农历1月20日,星期五为2010年惊蛰

2010年春分时间:阳历2010年3月20日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意思是说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2010年3月20日,农历2月6日,星期日为2010年春分。

2010年清明时间:阳历2010年4月5日

每年的4月4日或5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2010年4月5日,农历2月21日,星期一为2010年清明节。

2010年谷雨时间:阳历2010年4月20日

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为谷雨,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意思是说谷雨时节,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与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关系。2010年4月20日,农历3月7日,星期二为2010年谷雨。

2010年立夏时间:阳历2010年5月5日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夏,也,物至此时皆大也。”“ ”,是“大”的意思,是说进入立夏时节,万物已进入生长旺季,故立夏过后,是进行农作物耕作的繁忙阶段。2010年5月5日,农历3月22日,星期三为 2010年立夏。

2010年小满时间:阳历2010年5月21日

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此时太阳到达黄径6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意思是小满过后,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相当于乳熟后期。2010年5月21日,农历4月8日,星期五为2010年小满。

2010年芒种时间:阳历2010年6月6日

每年的6月5日或6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小麦等芒作物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称为“芒种”。2010年6月6日,农历4月24日,星期日为2010年芒种。

2010年夏至时间:阳历2010年6月21日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90°。夏至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2009年6月21日,农历5月29日,星期日为2009年夏至。

2010年小暑时间:阳历2010年7月7日

每年7月7日或8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暑,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思是说到了小暑节气,天气开始逐渐变热,但还没到最热之时。有小暑节气,相应的就有大暑节气了。2009年7月7日,农历5月15日,星期二为2009年小暑节气。

2010年大暑时间:阳历2010年7月23日

每年7月23日或24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暑,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就是非常热,相比小暑,此时已经很热了,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热的时期。2009年7月23日,农历6月2日,星期四为2009年大暑。

2010年立秋时间:阳历2010年8月8日

每年的8月7日或8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 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2009年8月7日,农历6月17日,星期五为2009年立秋。

2010年处暑时间:阳历2010年8月23日

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矣。”这里的“处”是“终止”的意思,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2009年8月23日,农历7月4日,星期日为2009年处暑。

2010年白露时间:阳历2010年9月8日

每年公历的9月7日或9月8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此时太阳位于黄经16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意味着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开始增多。2009年9月7日,农历2009年7月19日,星期一为2009年白露。

2010年秋分时间:阳历2010年9月23日

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分,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意思是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2009年9月23日,农历2009年8月5日,星期三为2009年秋分。

2010年寒露时间:阳历2010年10月8日

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寒露节气之后,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2010年10月8日,农历9月1日,星期五为2010年寒露。

2010年霜降时间:阳历2010年10月23日

每年10月23日或2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意味着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2010年10月23日,农历9月16日,星期六为2010年霜降。

2010年立冬时间:阳历2010年11月7日

每年11月7日或8日为立冬,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立冬是反映季节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其实,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2010年11月7日,农历10月2日,星期日为2010年立冬。

2010年小雪时间:阳历2010年11月22日

每年11月22日或23日为小雪,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40°。小雪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麦区就下了大到暴雪。2010年11月22日,农历10月17日,星期一为2010年小雪。

2010年大雪时间:阳历2010年12月7日

每年12月7日或8日为大雪,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度。大雪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 2010年12月7日,农历11月2日,星期二为2010年大雪。

2010年冬至时间:阳历2010年12月22日

每年12月21日或22日为冬至,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70度。冬至是反映季节的二十四节气之一,2010年12月22日,农历11月17日,星期三为2010年冬至。

2010年小寒时间:阳历2011年01月06日

每年1月5日或6日为二十四节气的小寒,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度。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阳历2011年12月7日,农历12月2日,星期三为2010年小寒。

2010年大寒时间:阳历2011年01月20日

每年1月20日或21日为大寒,此时太阳位于黄经300度。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阳历2011年1月20日,农历12月17日,星期四为2010年大寒。

冬天的来历

2021年立冬是哪天

 2021年立冬是哪天,立冬节气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习惯将这一天看做是冬天的开始,各地会在当天开展一些风俗活动。下面我就带大家看看2021年立冬是哪天。

2021年立冬是哪天1

  2021年立冬 日是:11月7日12:58:37。就是农历的十月初三。

 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天正式开始。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从字面上看也有此意。立冬正式开始之后,农作物就要开始储藏,一些北方地区更会有地窖的存在,草原上牧草枯黄、牛羊变得肥美,可以风干做成储备粮,其他食物也都早早的预备起来。

  立冬气候特点

 在立冬会有寒潮以及高降温的冷空气活动。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等冷空气活动。所以在立冬气温骤降是最主要的一个气候特点,在立冬之后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2021年立冬是哪天2

  立冬的来历有哪些

 1、“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冬”这个字在汉文的意思里极为绝妙,一是它与冻同音,人们听到冬声,即会联想到凛冽的北风和寒冷的霜雪;二是它为无丝可傍身御寒的“终”字,意为天地万物的活动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人们一年可收成或劳累的时间也应该结束了,是收藏、补冬和养精蓄锐等待来春的时候了。

 2、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冬天季节,阳退阴生,生气闭蓄,万物开始收藏。“秋收冬藏”,万物在冬季闭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我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

 传统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秋季少雨干燥气候渐过去,开始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孟冬)时期气温虽逐渐下降,但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南岭,天气越来越冷。在北方地区,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

 3、春秋时期,人们用土圭(立杆测影)测量日影长短。日影最长、太阳移到最南端一天,定做冬至。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2021年立冬是哪天3

  立冬吃什么食物

  北京:立冬吃饺子

 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在京津地区,人们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有的还讲究吃倭瓜馅的饺子。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南京:立冬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

  福建、广东:立冬吃甘蔗、炒香饭

 在福建、潮汕,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因此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不仅可以保护牙齿,还能起到滋补的功效。甘蔗是潮汕人补冬的`食物之一。

  台湾:立冬吃羊肉

 在祖国宝岛台湾,立冬有吃肉进补的习俗。立冬当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自己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要先引补再进补

 在进补之前需要给自己的肠胃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一下子进补太多会让有的人肠胃经受不住刺激,所以,做好引补工作就很有必要,建议大家先用比较温和的花生红枣汤、生姜炖牛肉之类的做引补工作,这样才能够让肠胃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喝热粥

 在立冬以后就预示着冷天正在慢慢的逼近,所以,你可以选择喝热粥来帮助自己达到养生效果,比方说小麦粥可以帮助你达到养心去燥的效果、芝麻粥能够益精养阴,而萝卜粥则有很好的消食化痰效果。

  适量吃辣椒

 辣椒本身的营养成分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其实,在冬季吃辣椒不仅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还能够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呢,所以说,如果你希望解决寒冷问题,不妨吃一些辣椒来暖和暖和。

  少吃寒性食物

 在立冬时候建议要少吃一些像海鲜这样的寒性食物,不要吃哪些过分油腻或者比较咸的食物,那些脂肪含量高和糖分含量高的食物也一定要尽可能少吃,不然则会让你变得更害怕寒冷,而且还容易长胖呢。

重庆巫山县重庆巫山县天气预报15天准确

冬天的来历:冬天的开始是立冬。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立冬期间,有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冬,作为终了之意,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谚语说“立冬晴,一冬凌(严寒意)”, “立冬阴,一冬温(暖冬)”,古人在立冬看气象,卜一冬的冷暖。

立冬之时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黎民。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一冬雨,立冬若遇西北风,定主来年五谷丰。

扩展资料:

“立冬”节气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

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

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在食俗方面,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立冬时,到市场买倭瓜,已很少见。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同大有异。

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

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同时,古代认为瓜代表结实,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

冬至也叫“过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贺,民间互相拜贺、宴请。普通百姓则食馄饨,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

而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百度百科-冬天

1、巫山在哪2、巫山县属于重庆哪个区3、巫山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巫山在哪

巫山位于重庆市东北部。

巫山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素有“渝东门户”之称,地跨长江巫峡两岸。东邻湖北省巴东县,西接奉节县,南与湖北省建始县毗连,北与巫溪县及神农架林区接壤。

巫山景点

1、巫三峡神女溪

神女溪是青石镇与飞凤峰之间的一条小溪,溪长15公里,由于水面湍急、溪浅道窄,其中有10公里为人迹罕至的原始山谷。二期蓄水已使水位上涨、水面趋于平稳;三期蓄水后,游客可到溪内峡谷纵深处探密,优美的风景与原生态居民“惊现”在游客面前。

2、巫山十二峰

巫峡以巫山得名,幽深秀丽,千姿百态,宛若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国画。峡谷两岸为巫山十二峰,由西向东依次为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六峰。南岸也有六峰,但江中能见到的依次为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其余净坛、起云、上升三峰并不临江。

3、大昌古镇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古镇地处长江以北,大宁河中游、小三峡风景区。从巫溪县城出发,坐船沿大宁河下行两个多小时,新小三峡旅游的终点,依山傍水、绿荫掩映、青墙黛瓦的地方就是大昌古城。

巫山县属于重庆哪个区

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是重庆的下辖县。

巫山在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巫郡,秦汉改郡为巫县,距今2299年,幅员面积295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街道)、340个村(居),总人口65万。

基本情况

基本县情可概括为“一户五县”。一户:即渝东门户。是重庆向东开放“桥头堡”。五县:一是文化旅游名县。204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是最早亚洲人类,5千年前的大溪文化是新石器文化代表,流传名诗名赋6000余首,大溪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是首批国家5A景区(小三峡·小小三峡)、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二是山清水秀美县。地处长江三峡生态屏障核心区,拥有“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良好生态,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区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荣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天然氧吧。

巫山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巫山属于属四川省万县市,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跨长江巫峡两岸,东邻湖北巴东县,南界湖北建始县,西抵奉节县,北依巫溪县。巫山县位于东经109°33′-110°11′,北纬30°45′-23°28′之间。

巫山县幅员面积295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街道)、340个村(居)。巫山县民族主要有汉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苗族、彝族、朝鲜族、满族等8个,汉族占总人口的99.89%。

巫山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巫山为楚国巫郡。

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蜀郡太守张若取巫郡,改置巫县,隶属南郡。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析巫县置北井县。建安年间,刘备改巫县属宜都郡。

晋武帝泰始四年(268),改隶巴东郡。咸宁元年(275),改建平都尉为建平郡,仍治巫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废郡,置巫山县,隶属信州。隋炀帝大业初年,隶属巴东郡。

唐朝,隶属夔州。自唐朝至明代,巫山县建制基本没有变化。

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大昌县并入巫山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17日,成立四川省巫山县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