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央视天气预报广告公司三元桥_央视天气预报前广告

tamoadmin 2024-06-20 人已围观

简介1.正月十五雪打灯的诗句2.清明节的由来20字的,我真的很着急,请看见的朋友帮我一把,5分钟内给我答复3.谁知道清明节的来历4.为什么有“元宵节”?5.8月西宁的天气预报,3号到6号都有雨。要去青海湖和塔尔寺。不知道我这几天去旅游穿什么问题一:第一次出国要办什么手续? 首先是: 办理护照:公民办理因私护照只需要本人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家庭户口本前往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即可办理!直辖市居民

1.正月十五雪打灯的诗句

2.清明节的由来20字的,我真的很着急,请看见的朋友帮我一把,5分钟内给我答复

3.谁知道清明节的来历

4.为什么有“元宵节”?

5.8月西宁的天气预报,3号到6号都有雨。要去青海湖和塔尔寺。不知道我这几天去旅游穿什么

央视天气预报广告公司三元桥_央视天气预报前广告

问题一:第一次出国要办什么手续? 首先是:

办理护照:公民办理因私护照只需要本人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家庭户口本前往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即可办理!直辖市居民就在市出入境管理中心办理。(如:北京户口的居民在北京市出入境管理中心办理,深圳特区户口居民罗湖区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中心办理,福田区居民则可就近在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办理),提前打电话咨询当地出入境管理中心您的居住区在那里办理就最好了。受理时间为:北京地区约3个工作日 上海地区约3-5个工作日 其他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约需要7-15工作日地级市需要约10-20工作日再往下的城市,如县级市则就需要25工作日了!最慢也会在一个月内申请出来!费用一般为工本费200元,如果需要快递邮寄的话则需要250元!一般不会超过250元

其次是办理目的地国家的签证。

办理签证:(需要护照、照片、身份证和户口本复印件、单位证明、在职证明、经济能力证明等等申请必须材料,目的地国家不同,所需的资料并非全部需要上述证明材料!)例如:东南亚国家签证提供护照和照片就可办理。办理东南亚签证需要1-3工作日办理日本韩国签证需要5-7工作日亚洲其他国家签证需要7-10工作日欧洲签证通常各使馆审核时间需要5工作日,但需要提前预约。(长30天预约期,短则1―2天)美国加拿大签证1个工作日就可知道结果,但是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面试。非洲签证则需要7―15工作日,如:埃及、南非、坦桑尼亚,肯尼亚等所需工作日相比则较短。

问题二:出国要办哪些证件?要提供哪些个人材料? 1、个人出国旅游 (1)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或其他户籍证明向户口所在地市、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领取2份《中国公民出国(境)申请审批表》; (2)详细填写《中国公民出国(境)申请审批表》并提交单位或派出所的政审意见; (3)交验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户籍证明,并提交影印件; (4)提交4张申请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半身证件照(光面相纸)。国家公职人员不着制式服装,儿童不系红领巾,照片只限一人。相片背景颜色为白色或淡天蓝色,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照片规格为小二寸,32mm×40mm,头部宽度:21-24mm,头部长度:28-33mm。一次性成像快照、经翻拍的照片或采用各种彩色打印机打印的照片不予受理; (5)提交旅行所需外汇费用证明(如申请人银行存款证明,数额不得低于4000美元或等值国际流通货币); (6)提交审批机关认为确有必要的其他证明; (7)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经批准的,申请人在15至 20个工作日后到户口所在地县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领取护照,并交纳护照证件费200元,有加注的还须交纳加注费20元每项次。 2、参加旅行团出国旅游 (1)向有出国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报名,缴纳旅游所需的费用,并向旅行社领取2份《中国公民出国(境)申请审批表》; (2)详细填写《中国公民出国(境)申请审批表》并提交单位或派出所的政审意见; (3)由本人向户口所在地市、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交验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户籍证明,并提交影印件; (4)提交4张申请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半身证件照(光面相纸)。国家公职人员不着制式服装,儿童不系红领巾,照片只限一人。相片背景颜色为白色或淡天蓝色,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照片规格为小二寸,32mm×40mm,头部宽度:21-24mm,头部长度:28-33mm。一次性成像快照、经翻拍的照片或采用各种彩色打印机打印的照片不予受理; (5)提交有出国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出具的全额旅游费用的发票; (6)提交审批机关认为确有必要的其他证明 ; (7)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经批准的,由组团的旅行社向发照的公安机关领取护照,由组团的旅行社通知申请人参加旅游,并交纳护照证件费200元,有加注的还须交纳加注费20元每项次。 3、出国旅游手续常识 1. 护照简办的小窍门 出国旅游首先要办护照,因为任何国家都不允许没有护照的人进入其国境。各国对护照的检验也较严格,防止持有过期、失效,甚至伪造护照的人进入该国,出国旅游申请护照由公安部授权的有关机关办理,拿到护照后,应该查姓名、出生年月、地点是否填写正确,并在签字格上签名。护照的有效期,一般为五年,期满得办理延长手续。出国办护照较麻烦,随团出国旅游,简办护照的办法最好委托旅行社去办。 2. 护照需妥善保管 出国前要凭护照办理所去国家和中途经停国家的签证,凭护照购买国际航班机票和车船票等,在国外要凭护照住旅馆,办理居留手续等,所以,护照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涂改,不得污损,严防丢失。 3. 签证须知 签证是一国官方机构对本国和外国公民出入国境或在本国停留、居住的许可证明,签证 做在护照或其他身份证上。 4. 签证和过路签证的规定 各国的签证内容大体相同,都规定有效期和居留期限等。如前往某国的入出境签证有效期为半年,居留期限为一个月,入出境一次,那就是说在有效期半年内可入境并可逗留一个月。如超过一个月,则应向有关单位再办理延长签证的手续。 过路签证规定有效期为一个月,过境地逗留时间限三天,其规定是在有效......>>

问题三:一个人出国旅游需要什么手续和步骤 ----护照去户口所在地的出入境管理办公室办。(其实就是各个区县的公安局)----然后去你要去的国家驻华使领馆办理签证。欧美国家有些不一定对个人开放自由行。 (可以申请申根签证)其实你要是有房子(无贷款)你可以用房产证做资产证明。还有你可以有些银行存款3-5万/每人。基本上领事馆对以上的资产材料都给旅游签证的。----首先签证下来后,先购买机票。(基本是电子机票,你若是有需求可以联络我,我在上海,你呢?)。然后凭有效签证的护照到机场登飞机口,寻找你的航空公司,然后出示护照,拿登记牌。然后再是凭有有效期签证的护照加机票,至出境口,中国公安放行,这就出国了。上机前在登机口对方(老外机组成员)还查一次,告诉你的位置。飞机抵达后在入境处办理入境。(对方欧盟国家比较严格,你要比较流利的回答他们的问题,然后对方移民关口盖章,你可以踏入欧盟)去提行李,然后出海关(基本没有人阻拦,到达欧盟神圣之地)----游客不可以在国外银行开户,(因为时间太短,对方银行办事比较慢,另外至少要你居留国外半年以上有固定住所的,才可以)所以你不用想着转资金,旅游不用转资金,(基本带上现金就可以了)除非你打算滞留不归(这个是偷渡,你要事先在国内的外资银行开户,再到国外转银行。因为当地银行大多是中国没有分行的)带现金、信用卡或旅行支票就可以(信用卡是最好的)呵呵,其实出国入欧盟旅游挺繁琐的,还有许多地方你需要请教的。

问题四:我要个人出国旅游需要哪些手续 我办的是意大利签证,下面是我的经历,你看看。

签证代办中心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48号东方银座10层A-B室

意大利签证处:北京三里屯东二街2号(长虹桥北边路西,有武警站岗很好找,就在大街面上,进去以后一直走,能看到一个面冲你的小门就是了。)

我办的是个人旅游签证(我家领导在米兰上学,本来想办探亲或者访友,但是需要对方的资金证明、住房证明、意大利暂住证、邀请函等等,所以干脆办个人旅游。)

必备资料:

1、用英文填写的申请表(收原件)

2、1张护照大小的近照(收原件)

3、护照(原件与复印件,复印所有非空页,最后一页要本人签字,收原件和复印件)

4、往返机票的预订单(申请表上的申请入境日期和离开日期一定要和预订单一样,收原件)

5、酒店确认单(我是在这里找的网上预订,我把email和网页的确认单都打印了,网页确认单中文、英文、意大利文都打印了,总共4份全收上去了)

6、资金证明(我办的是中国银行的旅行支票,200欧元1张的共6张,并且复印,收复印件)

7、申请人的户口本(复印件,复印所有的非空页,收复印件)

8、申请人的在职及请明(中、英文2份,盖的是公司的人事部蓝章,收原件)

9、银行存折(本人活期的5万元,开户是06年,5万是最近存进去的,刚刚换的新存折,上面只有5万的记录,收复印件)

10、境外保险(我是民生人寿的,可以代签,150元,1-10天,医疗35万的,总共1式4张1张保险公司的,1张保险办理员的,1张我的,1张签证处的,收签证处的原件)

辅助资料:

1、本人的房产证(收复印件)

2、工资条(我提供的是工资卡半年的对帐单,但是没有银行盖章)

下面就准备上战场了了。。。签证面试

2007年09月07日周五

我父母替我将上述材料交到签证代办中心,约的面试时间是2007年9月13日早上9点。

2007年09月13日周四

我住在西直门附近,本来决定早上7点半出发,打车到意大利签证处(带上了所有的原件,还准备了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另外一份盖了章的工资卡对帐单,看这里的人都说补交了,可是最后也没找我要)。

谁知道N天都是晴天,偏偏今天早上下大雨,在街上站了半小时打不到车(在心理对老天竖了中指,应该不会影响签证结果的吧。。。),迅速决定坐车到附近再说。

到三元桥下车(其实因该在长虹桥附近下车,没经验阿),打到一辆出租直奔意大利签证处。9点20终于到达签证处,进去以后跟坐在旁边的MM打听了一下,原来前面已经叫过我的名字了(我去的时候不是排号,都在等着叫名字),当时心里就急了,赶紧跟门口的保安询问一下,他说等一下还会在叫的(年轻的小保安,很白净带个眼镜,态度很友好,有问必答,在这里感谢一下)。意大利签证处是9点正式办公,(原来第一个叫得就是我阿,真幸运!再一次鄙视老天,大家都是出来混的,不用这么认真吧)等前面的人办理完毕,办理人员离开了一会(可能是整理前一个人的资料,趁这个时候跟旁边的MM聊了一下意大利大娘),然后一眼看到传说中的大娘,心里顿时一颤,心想不会赶上我吧,结果旁边的MM被叫过去了。接着另外一个意大利MM叫我的名字,赶紧走过去,紧张的都忘了问好,就看她在我的资料上画了几个圈,然后开始提问。

问:你多大了?(全部中文对话)

答:28

问:你是一个人旅游么?

答:是的(这时候她看到我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

问:你结婚了么?

答:还没

问:你去什么地方?

答:米兰

问:你这几天都是在米兰么?(因为我家领导在米兰,所以我的酒店预订7......>>

问题五:个人出国需要办理的手续 先到街道派出所开证明,然后到本地的出入境管理局办理护照,填写表格之类的,那里的人会告诉你怎么写。之后他们还会给你拍照,是护照的照片。缴费,护照的工本费什么的。护照工本费事200元。还有其他的一点费用(这个不贵)。两周后就可以去拿了,也可以让出入管理局快递到家里(要费相应的费用)。以上都要本人去。

然后就是签证了。看你去哪个国家了。

问题六:出国需要什么手续? 你办理出国手续首先要分清类型:出国旅游?出国留学?出国探亲?出国旅游可以咨询当地权威国际旅行社;出国留学可以咨询权威的留学机构;出国探亲可以。。。(必须所去往的国家有直系亲属给你发探亲邀请函);所论如何,你要自己在户口所在地办理个人隐私旅游护照,才可进行下一步事宜。

问题七:要出国旅游国内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1、个人出国旅游

(1)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或其他户籍证明向户口所在地市、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领取2份《中国公民出国(境)申请审批表》;

(2)详细填写《中国公民出国(境)申请审批表》并提交单位或派出所的政审意见;

(3)交验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户籍证明,并提交影印件;

(4)提交4张申请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半身证件照(光面相纸)。国家公职人员不着制式服装,儿童不系红领巾,照片只限一人。相片背景颜色为白色或淡天蓝色,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照片规格为小二寸,32mm×40mm,头部宽度:21-24mm,头部长度:28-33mm。一次性成像快照、经翻拍的照片或采用各种彩色打印机打印的照片不予受理;

(5)提交旅行所需外汇费用证明(如申请人银行存款证明,数额不得低于4000美元或等值国际流通货币);

(6)提交审批机关认为确有必要的其他证明;

(7)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经批准的,申请人在15至

20个工作日后到户口所在地县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领取护照,并交纳护照证件费200元,有加注的还须交纳加注费20元每项次。

2、参加旅行团出国旅游

(1)向有出国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报名,缴纳旅游所需的费用,并向旅行社领取2份《中国公民出国(境)申请审批表》;

(2)详细填写《中国公民出国(境)申请审批表》并提交单位或派出所的政审意见;

(3)由本人向户口所在地市、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交验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户籍证明,并提交影印件;

(4)提交4张申请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半身证件照(光面相纸)。国家公职人员不着制式服装,儿童不系红领巾,照片只限一人。相片背景颜色为白色或淡天蓝色,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照片规格为小二寸,32mm×40mm,头部宽度:21-24mm,头部长度:28-33mm。一次性成像快照、经翻拍的照片或采用各种彩色打印机打印的照片不予受理;

(5)提交有出国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出具的全额旅游费用的发票;

(6)提交审批机关认为确有必要的其他证明

(7)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经批准的,由组团的旅行社向发照的公安机关领取护照,由组团的旅行社通知申请人参加旅游,并交纳护照证件费200元,有加注的还须交纳加注费20元每项次。

3、出国旅游手续常识

1. 护照简办的小窍门

出国旅游首先要办护照,因为任何国家都不允许没有护照的人进入其国境。各国对护照的检验也较严格,防止持有过期、失效,甚至伪造护照的人进入该国,出国旅游申请护照由公安部授权的有关机关办理,拿到护照后,应该查姓名、出生年月、地点是否填写正确,并在签字格上签名。护照的有效期,一般为五年,期满得办理延长手续。出国办护照较麻烦,随团出国旅游,简办护照的办法最好委托旅行社去办。

2. 护照需妥善保管

出国前要凭护照办理所去国家和中途经停国家的签证,凭护照购买国际航班机票和车船票等,在国外要凭护照住旅馆,办理居留手续等,所以,护照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涂改,不得污损,严防丢失。

3. 签证须知

签证是一国官方机构对本国和外国公民出入国境或在本国停留、居住的许可证明,签证

做在护照或其他身份证上。

4. 签证和过路签证的规定

各国的签证内容大体相同,都规定有效期和居留期限等。如前往某国的入出境签证有效期为半年,居留期限为一个月,入出境一次,那就是说在有效期半年内可入境并可逗留一个月。如超过一个月,则应向有关单位再办理延长签证的手续。

过路签证规定有效期为一个......>>

问题八:一个人出国旅行,需要办理哪些证件?该如何办理? 出国一定要有护照和签证的。

护照要本人到当地的出入境管理局去办理,由于要现场照相,不能由人代办。费用嘛,原来是200元,现在不知涨价了没有。程序不复杂,一般在管理局办理大厅的入口会有示意图,说得很清楚,一看就明白。

签证分为很多种,看你办哪种了。贰学的、商务的、探亲的、旅游的,等等。每一种要求提交的材料都不一样的。

你如果是由朋友邀请,使馆一般会要求你出示朋友给你的邀请信,你的朋友在马来西亚的地址(一般是银行对帐单,含地址信息),还有资金证明(即证明你出行完全可以自费),还有其他的比如国际旅行健康证之类的材料。

你如果不想麻烦朋友,那么可以办旅游签证,同样要求出示资金证明,而且你还要提前订旅店,并且向使馆出示旅店预订信息卡(多数是印有特殊代码的一张纸)等其他材料。

如果跟团的话,很多手续都可以团体办理,省去自己不少麻烦。不过到达马来西亚后,不可以自由活动,否则出现任何差错,责任自负。

问题九:要想出国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之(一)

第一条

为加强对中国公民自费国旅游的管理,规范国旅游活动,保障参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旅行枚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主要以团队形式进行。团队是指由有经营权的旅行社组织的3人以上的出国旅游团(以下简称团队)。出国旅游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 由国家旅游局会同外交部、公安部提出,报国务院审批。

第三条

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必须 有组织、有计划、有控制地发展。国家旅游局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和旅行社经营入境旅游业绩,审批特许经营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业务的旅行社(以下简称组团社),向公安部备案,并对外公布。未经批准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此项业务。

第四条

国家旅游局根据总量控制原则,对组团社组织团队出国旅游实行配额管理,按组团社接待入境旅游人数的一定比例核定其组织团队出国旅游的人数,并统一印制、编号发放《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审核证明》(以下简称《审核证明》)。《审核证明》每人1份,一式三联。

第五条

组团社按照国家旅游局核定的出国旅游配额人数组团,办理参游人员报名、收费等手续,填写《审核证明》。《审核证明》内容包括参游人员基本情况、团队名称、参游路线、收费标准以及实交金额等。

第六条

《审核证明》经国家旅游局或所在地省级旅 *** 政管理部门审验合格后加盖审核章。一联由负责审核的旅 *** 政管理部门留存,一联由参游人员交公安机关审验,一联由组团社自存。没有审验合格的《审核证明》,公安机关不予办理出国旅游手续。

第七条

参游人员在组团社报名并交付全额费用后,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或其他户籍证明,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填写中国公民出国(境)申请审批表,提交所在工作单位对参游人员出境意见,同时交验旅 *** 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审核证明》及组团社开具的旅游所需全额费用的发票。

第八条

公安机关应查验参游人员提交的《审核证明》和费用发票,确认组团-社和参游人员的合法资格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出国旅游手续,在法定时限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通知参游人员。参游人员经批准出境的,由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颁发护照,并附发出境登记卡。

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之(二)

第九条

国家旅游局统一印制《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团队名单表》(以下简称《名单表》),编号发给组团社。组团社应当如实填写并经国家旅游局或省级旅 *** 政管理部门审验合格后加盖审验章。《名单表》一式三联。出境时,第一、第二联交边防检查站核查,对没有(名单表)或实际出境人员与<名单表>登记状况不符的不予放行。边防检查站在《名单表》上注明实有人数并加盖验讫章后,留存第一联;第二联暂由团队领队保管,在团队入境时交边防检查站核查收存;第三联由组团社在团队回国后交负责审核的旅 *** 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条

团队的旅游活动须在领队的带领下进行。团队须经由开放口岸出入中国国境,公安边防机关有特殊规定的,按公安边防机关的规定办理。团队必须整团出入境,在境外确须分团的,组团社应事先报经有关省级公安边防机关批准。未经批准在境外分团的,入境时由边防检查站对团社及有关责任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一条

组团社有责任要求境外接待社按照团队活动计划安......>>

问题十:个人出国旅游需要办什么手续? (7)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经批准的,由组团的旅行社向发照的公安机关领取护照,由组团的旅行社通知申请人参加旅游,并交纳护照证件费200元,有加注的还须交纳加注费20元每项次。

3、出国旅游手续常识

1. 护照简办的小窍门

出国旅游首先要办护照,因为任何国家都不允许没有护照的人进入其国境。各国对护照的检验也较严格,防止持有过期、失效,甚至伪造护照的人进入该国,出国旅游申请护照由公安部授权的有关机关办理,拿到护照后,应该查姓名、出生年月、地点是否填写正确,并在签字格上签名。护照的有效期,一般为五年,期满得办理延长手续。出国办护照较麻烦,随团出国旅游,简办护照的办法最好委托旅行社去办。

2. 护照需妥善保管

出国前要凭护照办理所去国家和中途经停国家的签证,凭护照购买国际航班机票和车船票等,在国外要凭护照住旅馆,办理居留手续等,所以,护照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涂改,不得污损,严防丢失。

3. 签证须知

签证是一国官方机构对本国和外国公民出入国境或在本国停留、居住的许可证明,签证

做在护照或其他身份证上。

4. 签证和过路签证的规定

各国的签证内容大体相同,都规定有效期和居留期限等。如前往某国的入出境签证有效期为半年,居留期限为一个月,入出境一次,那就是说在有效期半年内可入境并可逗留一个月。如超过一个月,则应向有关单位再办理延长签证的手续。

过路签证规定有效期为一个月,过境地逗留时间限三天,其规定是在有效期间的任何日子里均可入、出该国国境,但只能逗留三天。

另外,我国同朝鲜、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因有协议,对持有外交、公务和因公普通护照的人员均免签证。

5. 黄皮书是预防接种书

为防止国际间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各国都对外国人进入本国国境所需某些接种作出规定。主要有种牛痘,防霍乱和防黄热病的接种等。牛痘初种后八日,复种后当日起三年内有效。预防霍乱自接种后六日起,六个月内有效。预防黄热病自接种后十日起,9年内有效。但不同国家需要接种疫苗也不同,所以,出国旅游办理接种手续前,应作必要的了解。

6. 预购机票的捷径

出国旅游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方便、经济、合理的路线,各国航空公司给长途旅客24小时以内转机提供食宿方面的方便,因此在选择换乘飞机的时间、地点时,要考虑这一因素。购买机票,可通过旅行社代办,也可直接到所乘班机的航空公司的营业处购买。购买机票时,要确认机座号、飞机班次、日期、途径城市、到达城市是否正确,座位确认(即OK)才可乘飞机。机票不能转让。

7. 乘飞机行李重量规定

乘飞机一般可免费托运行李20公斤,头等舱可托运30公斤,有少数航空公司规定可放宽至30公斤,行李超重部分要付费,所以准备行李以不超重为好,行李箱最好用轻便牢固的旅行箱,不怕碰压,便于搬运,箱上要有明显标记,写上中文姓名和到达地点等。集团旅游,可用统一标记,以便识别。

8. 托运行李省钱的小窍门

如有过多过大的行李、物品、仪器等,除随身托运外,为了省钱,可提前托运,运费较一般航运便宜。

9. 出国旅游注意该国天气预报

出国旅游通常要新置衣服,备什么样的服装,应先了解所去国家的气候情况,风俗习惯而后定,否则带多是累赘,带少了很狼狈。

10. 出国旅游应了解入境手续

每个国家对入境旅客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办理这些手续的部门一般设在口岸,出入境地点,如机场车站或码头等。

入境检查有边防检查,入出境者要填入出境卡片,检查护照和签证,验毕加盖入出境验讫章。海关检查主要是填写携带物品申报单,海关检查旅游者的行李物品是否违规和有无,有的国家还要填写外......>>

正月十五雪打灯的诗句

1、短信渠道 短信办理 短信内容 发送端口 备注 定制国内 方法1:国内:11+0+城市区号+县市代码+时间 10620121 县市代码:为县市名称拼音第一个字母时间如新会为XH:分傍晚18:00发送和早上7:00发送两种,如果要求傍晚发送则不需注明,若要求在早上收到则需注明AM 县市代码:为县市名称拼音第一个字母 时间:分傍晚18:00发送和早上7:00发送两种,如果要求傍晚发送则不需注明,若要求在早上收到则需注明AM 例如:◇订制 茂名天气预报:110668发送至10620121 ◇订制茂名地区电白天气预报:110668DB发送至10620121 ◇订制茂名地区电白天气预报,并要求早上发送:110668DBAM 发送至10620121 方法2:11+城市名称 例子:客户定制茂名的天气预报可以发送“11茂名”到10620121进行定制。 备注:如定制城市中的县市天气,可以直接发送11+县市名称(如定制茂名地区电白的天气预报可以直接发送“11电白”到10620121进行定制。 定制国际 国际:11+城市名 +县市代码 将在傍晚4:30-20:30期间收到天气短信 点播 方法1:22+0+城市区号 例如:◇点播 茂名地区电白天气:220668DB发送至10620121 方法2:22+城市名称 例如点播茂名天气:发送“22茂名”至10620121 取消 方法1:00+0+城市区号+时间 1、取消所有:00000发送至10620121 2、取消某县市:00+0+城市区号+县市代码至10620121 例如:取消茂名电白天气:000759DB发送至10620121 备注:发送00至10620121取消天气预报时, (1)当用户开通一个地区的天气时,系统直接取消; (2)当用户开通多个地区的天气时,要求用户按提示回复短信取消即可。(NEW) 3、发送0000到10620121,系统会返回用户定制地在哪,询问是否取消以及取消方法,可根据提示内容逐步进行取消。 4、发00000到186201,可以取消短信类梦网业务含天气预报 备注:(原121气象)、彩信、百宝箱、移动聊天(161)、彩铃、本地接入SP均业务不能使用186201端口取消。 方法2:00+城市名称 例如取消茂名天气:发送“00茂名”至10620121 查询 0000 发送0000到10620121可以查询订制了那几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帮助

清明节的由来20字的,我真的很着急,请看见的朋友帮我一把,5分钟内给我答复

《七律·正月十五雪打灯》

出门雪打上元灯,观赏风流几倍增。

往夜声寒车寂寞,此时心热气喧腾。

温情百步行人道,春色三分焰火升。

万紫千红看过了,归家恍若白头僧。

农村传统民谣,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年正月十五雪打灯,这预示着来年有好年景。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天气存在着前后对应的韵律关系。韵律是指某一种天气出现之后,对应未来若干天以后将出现与之对应的天气。

原因:这种韵律时间长短不一,比较公认的有30天、60天、90天、120天、150天180天和240天不等。而“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按农历计算,正好是150天的韵律。历史资料验证,每当中秋节这天云幕遮蔽天空、阴天或下雨,来年正月十五这天将会出现阴天或下雪。

这两个传统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早已为人们关注。久而久之,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夜若乌云满天,往往正月十五日就会出现雪花飘飘的现象。于是人们总结出:“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天气谚语,被广泛流传下来。

谁知道清明节的来历

节日简介

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清明节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清明节的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编辑本段]节日起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清明节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期间扫墓。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编辑本段]各族节日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习俗。

[编辑本段]节日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清明节扫墓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 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清明节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编辑本段]相关传说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清明节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编辑本段]相关诗词

清明诗句名篇

清明节《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百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天有霓裳》清明诗 (当代)刘小烽(刘周)

其一: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仿徨事,此物最伤情

( 注:丙子,1996年丙子年。评析:凡读过此诗而到亲人坟前者,必能忆起此诗)。

其二:丙子清明: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

(评析:此诗落笔写景,以景寓情。先写娇嫩艳丽的桃花杏花。次写风雨扑打着花枝.花儿静静的盛开。再写雨珠或者还夹着泪珠,从行人的脸上悄悄滑落,此时忽又从不远的几处坟头传出凄惋的哭声。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明上坟场景,淡淡的哀怨中透着微微的温馨,使人于此觊见生活的平淡与人类繁衍不息的伟大。)

其三:辛已清明:天公无情最无情,不怜人间孝子心;为赚小可一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

(注:辛巳:2001年辛巳年。小可:作者谦称。评析:读此诗,仿佛清明之雨全由孝子之泪化成,雨与泪交融,泪使雨凄冷。淅淅沥沥,纷纷而下者,不正是孝子的心在落泪吗?)

其四:风吹外婆在时雨,雨打外婆在时风;年年此日都留泪,岁岁坟前奠斯人。

其五:阴阳无途通音问,清明寻路且上坟;点点泪和纸钱化,水酒少去不见人。

其六:道边衰草萌生意,一点新绿妆枯黄,纵然无雨犹下泪,外婆坟在堆云旁。

其七:坟头掊土新叠旧,坟前草木枯又青;音容应在此地下,湮没黄尘多少春。

葬祭名篇

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东坡悼爱妻词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编辑本段]相关禁忌

气候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农业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食品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清明节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在温州这一带有吃绵菜饼的习俗,绵菜饼顾名思义是绵菜做的饼,也有人称为清明饼,绵菜是照温州话翻译过来的,原来它的学名叫曲鼠草,是在清明时节才会有的.做绵菜饼可是很有讲究的,先要去地里采摘绵菜,(绵菜这东西可不是种的,是每到这个清明时节就会自已长出来的,)然后洗净晾干,放入倒臼中,(倒臼就是一个石头做的一种工具,以前他们用来倒年糕用)倒碎后,再放入米粉,(通常是八斤白米粉,二斤糯米粉)再加入适量的水,要把绵菜全部均匀的容入到米粉中就可以了,倒好后我们就要准备里面的馅,馅也是其种一道重要的工序,我们这里最常见的就是用鲜嫩的竹笋、豆腐、猪肉、咸菜(或者萝卜丝),抄好,等馅冷了就可以包了,我们把绵菜饼包好后下面一定要放一张柚子叶,一、是避免粘锅、二、也是最重要的,是因为放了柚子后,这个绵菜饼里会多一种柚子的清香,好吃起来口感好多了,包好后放到蒸笼里蒸上25分钟即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常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编辑本段]农事谚语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清明节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播春棉,

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瓜菜分期来下种,水稻育秧抢时间。

麦苗追浇紧划锄,查治病虫严把关。

继续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树和桑园,

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虫喂桑蚕。

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大力提倡种牧草,种植结构变“三元”。

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编辑本段]节日谚语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 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 清明暖,寒露寒(湘)

◆ 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为什么有“元宵节”?

清明节百科名片

清明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咏清明诗极多,杜牧《清明》诗最为著名。

目录[隐藏]

引节日简介

节日起源

各族节日

节日习俗

相关传说

相关诗词

相关禁忌气候

农业

食品

农事谚语

节日谚语

清明节也为宠物扫墓

清明养生2010年清明节国家放假具体通知:

清明选在公历4月5日的缘由 引节日简介

节日起源

各族节日

节日习俗

相关传说

相关诗词

相关禁忌 气候

农业

食品

农事谚语

节日谚语清明节也为宠物扫墓清明养生

2010年清明节国家放假具体通知:清明选在公历4月5日的缘由

[编辑本段]引节日简介

清明节,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节日现已列入国假.新华网北京12月8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2010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通知指出,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清明节放假三天。)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杜牧的《清明》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1]

清明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2]也极盛。

北宋时期清明节很是普遍,现在流传下来的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

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为三天。一直延续至今。

[编辑本段]节日起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图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期间扫墓。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编辑本段]各族节日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习俗。

[编辑本段]节日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清明节扫墓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 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清明节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编辑本段]相关传说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清明节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编辑本段]相关诗词

清明诗句名篇

清明节《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百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 长安清明言怀》 (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 (唐)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洛阳清明日雨霁》 (唐)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 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天有霓裳》清明诗 (当代)刘小烽(刘周)

其一: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仿徨事,此物最伤情

( 注:丙子,1996年丙子年。评析:凡读过此诗而到亲人坟前者,必能忆起此诗)。

其二:丙子清明: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

(评析:此诗落笔写景,以景寓情。先写娇嫩艳丽的桃花杏花。次写风雨扑打着花枝.花儿静静的盛开。再写雨珠或者还夹着泪珠,从行人的脸上悄悄滑落,此时忽又从不远的几处坟头传出凄惋的哭声。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明上坟场景,淡淡的哀怨中透着微微的温馨,使人于此觊见生活的平淡与人类繁衍不息的伟大。)

其三:辛已清明:天公无情最无情,不怜人间孝子心;为赚小可一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

(注:辛巳:2001年辛巳年。小可:作者谦称。评析:读此诗,仿佛清明之雨全由孝子之泪化成,雨与泪交融,泪使雨凄冷。淅淅沥沥,纷纷而下者,不正是孝子的心在落泪吗?)

其四:风吹外婆在时雨,雨打外婆在时风;年年此日都留泪,岁岁坟前奠斯人。

其五:阴阳无途通音问,清明寻路且上坟;点点泪和纸钱化,水酒少去不见人。

其六:道边衰草萌生意,一点新绿妆枯黄,纵然无雨犹下泪,外婆坟在堆云旁。

其七:坟头掊土新叠旧,坟前草木枯又青;音容应在此地下,湮没黄尘多少春。

葬祭名篇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悼爱妻词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编辑本段]相关禁忌

气候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农业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食品

清明节百科名片

清明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咏清明诗极多,杜牧《清明》诗最为著名。

目录[隐藏]

引节日简介

节日起源

各族节日

节日习俗

相关传说

相关诗词

相关禁忌气候

农业

食品

农事谚语

节日谚语

清明节也为宠物扫墓

清明养生2010年清明节国家放假具体通知:

清明选在公历4月5日的缘由 引节日简介

编辑本段]农事谚语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清明节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播春棉,

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瓜菜分期来下种,水稻育秧抢时间。

麦苗追浇紧划锄,查治病虫严把关。

继续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树和桑园,

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虫喂桑蚕。

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大力提倡种牧草,种植结构变“三元”。

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编辑本段]节日谚语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 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 清明暖,寒露寒(湘)

◆ 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3]

[

8月西宁的天气预报,3号到6号都有雨。要去青海湖和塔尔寺。不知道我这几天去旅游穿什么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1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3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话灯联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北宋时,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牶“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佳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牶“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牶“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牶“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牶“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牶“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了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赏灯诗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牶“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牶“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牶“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牶“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牶“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食 俗

元宵佳节除了观灯游艺之外,食俗也令人十分神往。油锤元宵节的食品出现于唐宋时的有油锤,宋代《岁时杂记》中说:“上元节食焦锤最盛且久。”说明油锤为宋代的汴中(今河南开封)元宵节的节日食品。油锤是一种什么样的食品呢?据宋代的《太平广记》记载:油热后从银盒中取出锤子馅。用物在和好的软面中团之。将团得锤子放到锅中煮熟。用银策捞出,放到新打的井水中浸透。再将油锤子投入油锅中,炸三五沸取出。吃起来“其味脆美,不可言状”。原来唐宋时的油锤就是后世所言的炸元宵,此记载可作今日研制“仿唐菜”时参考。油锤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其制法与品种已颇具地方特色,仅广东一省,便有番属的“通心煎堆”、东莞的“碌堆”、九江的“煎堆”等等,真可谓唐宋食风今犹在。

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元宵节吃汤圆,最早见南宋诗人宋必大的《平园续稿》,书中有“元宵煮食浮阔子,前辈似未曾赋此”的记载。宋时的浮圈子,亦名汤团。到南宋,仅临安的上元节食品,便有乳糖圆子、山药圆子、珍珠圆子、澄沙圆子、金桔水团、澄粉水团和汤圆等。那么,这类似米粉为料的“圆子”为什么能成为上元的应节食品呢?原来,元宵节必吃元宵,以取“团团如月”的吉祥意思。至明代,元宵作为上元节的食品在北京已很常见。其制法是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东南所称汤圆也。清代时,御膳房所制的宫廷风味“八宝元宵”。早在康熙年间即为朝野所传闻。名剧《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对八宝元宵曾有这样的诗句牶“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元宵发展到今天,已形成地区有别,风味各异,丰富多彩的特点。面灯也叫由面盏,是用面粉做的灯盏,多流行于北方地区。面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做灯盏十二斗(闰年十三只),盏内放食油点燃,或将面灯放锅中蒸,视灯盏灭后盏内余油的多寡或蒸熟后盏中留水的多少以卜来年十二个月份的水、旱情况,这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其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如清乾隆年间陕西《锥南县志》载牶“正月十五,以荞麦面蒸盏燃灯,按十二月,以卜雨降。”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面灯在正月十六落灯之日煮或蒸而食之。清咸丰年间,山西《澄城县志》载牶“正月十五日蒸荞麦面为灯盏,注油燃灯,次早食之。”目前农村仍有此俗。

面条为元宵灯节落灯这天晚餐的食品。古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民谚。这一食俗多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仪徽岁时记》载:“(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节除元宵、面条外,还有吃粘糕的。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载牶“自梁米,昧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节食糕的记载。

糟羹浙江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来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此外,浙江浦江一带吃馒头、麦饼。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舞 狮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西宁这几天几乎天天在下雨,没怎么晴过,昨天才看见太阳,天气慢慢好了。这的天气就是昼夜温差大,如果是晴天,白天晒得要死,需要带遮阳伞、太阳镜和必要的防晒用品,早晚有点偏凉,得加衣,要是雨天的话,穿短袖会有点冷,所以要带好外套。8月份来的话,穿长裤短袖,必须要带件外套。

塔尔寺在湟中县,离市区只有30公里,如果不是自驾车,可乘坐公交车,始发站在市区管理站,终点即塔尔寺,投币三元,很方便

青海湖离市区151公里,建议不要去二郎剑,算是湖中的一个小岛,没有什么好玩的,其实就是忽悠游客去坐游轮,建议去鸟岛和沙岛,可以去沙岛滑滑沙

吃的方面,就尝尝我们这里的美食,比如莫家街、步行街大食巷、水井巷,如果想吃羊肉,推荐去沙立海,地址在北门坡,或者雅君地址在五一路口,还有极力推荐本地的青稞老酸奶

暂时介绍这些吧,挺多的,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尽管问来,呵呵

如果你是外地游客来青海,一定要提前预订酒店宾馆,现在是青海的旅游旺季,市区的酒店全部爆满,一定要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