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国际天气 国际天气

安徽省有哪些市_安徽省有哪些市区

tamoadmin 2024-09-18 人已围观

简介1.安徽省16个地市顺序2.安徽有哪些地方?3.安徽省有多少个地级市?截至2018年11月,安徽省共辖16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16个地级市分别是:合肥、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安庆、芜湖、铜陵、宣城、池州、黄山。7个县级市分别是:界首市、桐城市、天长市、明光市、巢湖市、宁国市、潜山市。扩展资料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州、道,北京初期实行省、县二级管理,今安徽

1.安徽省16个地市顺序

2.安徽有哪些地方?

3.安徽省有多少个地级市?

安徽省有哪些市_安徽省有哪些市区

截至2018年11月,安徽省共辖16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

16个地级市分别是:合肥、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安庆、芜湖、铜陵、宣城、池州、黄山。

7个县级市分别是:界首市、桐城市、天长市、明光市、巢湖市、宁国市、潜山市。

扩展资料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州、道,北京初期实行省、县二级管理,今安徽境内砀山、萧县仍属江苏省,其余60个县仍属安徽省。

民国3年(1914年),砀山、萧县属江苏省徐海道;长江以北属淮泗道、安庆道,江南属芜湖道。

民国21年(1932年),实行首县制;10月10日,实行行政专员督察区(专区)制。

抗日战争期间,省境建政根据地分属皖中(江)、淮北、淮南。

日伪、汪伪时期,今省境分属淮海省、安徽省。

解放初期,长江以北分属皖西边区、江淮边区、豫皖苏边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4月15日,安徽江以北地区解放。1949年4月20日,安徽全部解放,设皖北、皖南行署区两个省级行政区。

1952年8月7日,皖北行署区与皖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并将省会设在合肥。

1955年4月14日,为了更好治理洪泽湖,安徽的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江苏的萧县和砀山县划给安徽。

1966年1月,安徽省人民委员会中断。1968年,安徽省人民正式恢复办公。

1983年,安徽实行市管县体制,设立合肥、蚌埠、安庆、淮南、芜湖、马鞍山、淮北、铜陵8个地级市。

1987年-2000年,增设黄山、滁州、阜阳、宿州、六安、巢湖、亳州市、池州、宣城9个地级市。

2011年8月,撤销地级巢湖市。设立县级巢湖市,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

2015年10月12日、12月3日,院分两次批复同意安徽省铜陵、安庆、六安、淮南四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2018年7月14日,经院批准,同意撤销潜山县,设立县级潜山市,以原潜山县的行政区域为潜山市行政区域。潜山市由安徽省直辖,安庆市代管。

百度百科—安徽行政区划

安徽省16个地市顺序

安徽省共有17地级市,44市辖区,5县级市,56县,省会是合肥市。

1、合肥市,总面积7266平方公里,下辖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和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全市总人口448万人。

2、亳州市,总面积8522.58平方公里,下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谯城区,全市总人口534万人。

3、淮北市,总面积2725平方公里,下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和濉溪县,全市总人口201万人。

4、宿州市,总面积87平方公里,下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和墉桥区,全市总人口588万人。

5、阜阳市,总面积75平方公里,下辖界首市、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及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三区,全市总人口900万人。

6、蚌埠市,总面积5917平方公里,下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和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四区,全市总人口343万人。

7、淮南市,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下辖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五区和凤台县以及毛集综合实验区,全市总人口210万人。

8、滁州市,总面积13987平方公里,下辖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凤阳县、全椒县、来安县、定远县,全市总人口431万人。

9、六安市,总面积176平方公里,下辖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霍邱县、寿县及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叶集试验区和金安区、裕安区两区,全市总人口668万人。

10、巢湖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下辖无为县、庐江县、和县、含山县和居巢区,全市总人口453万人。

11、芜湖市,总面积3317平方公里,下辖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和弋江区、三山区、镜湖区、鸠江区四区,全市总人口222万人。

12、马鞍山市,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下辖当涂县、花山区、雨山区、金家庄区,全市总人口122万人。

13、安庆市,总面积1.54万平方公里,下辖桐城市、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和迎江区、大观区、郊区三个区,全市总人口604万人。

14、池州市,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下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和九华山风景区,全市总人口154万人。

15、铜陵市,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下辖铜陵县、铜官山区、狮子山区、郊区,全市总人口70万人。

16、宣城市,总面积12340平方公里,下辖宁国市、郎溪县、广德县、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和宣州区,全市总人口275万人。

17、黄山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下辖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和黄山风景区,全市总人口147万人

安徽有哪些地方?

安徽省共有16个省辖地级市: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阜阳市、宿州市、滁州市、六安市、宣城市、池州市、亳州市。”

安徽省,简称“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市,位于中国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东连江苏省,西接河南省、湖北省,东南接浙江省,南邻江西省,北靠山东省;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截至2020年7月,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底,全省常住人口6127万人。

安徽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安徽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

安徽省有多少个地级市?

安徽省共辖16个地级市,包括7个县级市、54个县。

1、合肥——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

2、芜湖——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无为县,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

3、蚌埠——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五河县,固镇县,怀远县。

4、淮南——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凤台县、寿县。

5、马鞍山——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含山县,和县,当涂县。

6、淮北——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濉溪县。

7、铜陵——铜官区,郊区,义安区,枞阳县。

8、安庆——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桐城市,潜山市,怀宁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

9、黄山——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10、阜阳——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颍上县,界首市,临泉县,阜南县,太和县。

11、宿州——埇桥区、萧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

12、滁州——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凤阳县,定远县。

13、六安——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

14、宣城——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市,泾县,绩溪县,旌德县。

15、池州——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

16、亳州——谯城区,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

地名由来

乾隆年间,《清会典》从法律层面确定了顺治末、康熙初江南等三省分省的结果,乾隆《清一统志》将江苏与安徽两省分开,目录中已经全部为“以上某某省”。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建制沿革

安徽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的距今约250万年的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

新石器时代(1万年到4000年以前),安徽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青莲岗文化和印纹釉陶文化影响的区域。

截至2020年,安徽省共有16个省辖市(即地级市),分别是:

1、合肥市(皖A);2、芜湖市(皖B);3、蚌埠市(皖C);4、淮南市(皖D);5、马鞍山市(皖E);6、淮北市(皖F);7、铜陵市(皖G);8、安庆市(皖H);9、黄山市(皖J);10、阜阳市(皖K);11、宿州市(皖L);12、滁州市(皖M);13、六安市(皖N);14、宣城市(皖P);15、池州市(皖R);16、亳州市(皖S)。

另外安徽省还下辖9个县级市,分别是:

1、巢湖市(属合肥);2、无为市(属芜湖);3、桐城市(属安庆);4、潜山市(属安庆);5、天长市(属滁州);6、明光市(属滁州);7、界首市(属阜阳);8、宁国市(属宣城);9、广德市(属宣城)。

扩展:

民国时期,安徽省仅有一市,为蚌埠市,于1947年设立。

新中国建国初,安徽省下辖5个地级市,分别为:合肥市、淮南市、蚌埠市、安庆市、芜湖市。

1983年,安徽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设8个地级市,即常说的安徽老八市,分别为:合肥市、淮南市、蚌埠市、安庆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

1987年后,新增9个地级市,达到17个,即今天的16个地级市,另外加个巢湖市。

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内陆,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上,长江、淮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地理地貌融合中国南北差异,是美丽中国的缩影。安徽作为独立建制出现较晚,历史上分属数个地理、文化单元,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南京,今安徽、江苏、上海同属直隶(后为南直隶),清初(康熙六年,1667年)析江南省(明南直隶)设江苏、安徽两省。

安徽,以设省时省内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最初安徽布政使司衙门曾长期寄治江宁(今南京),1760年正式迁治安庆,安庆始为安徽省会,现省会为合肥。安徽设省后建制较为稳定,现在仍为我国23个省之一,但在建国初期由于安徽地跨长江南北,皖南、皖北解放时间有先有后,暂时没有设安徽省,而是分为皖南、皖北两大行署区。

皖北为老解放区,1949年初分为皖西、江淮、豫皖苏三个行政公署,1949年4月撤销设皖北行署区,专署驻合肥市。皖北行署区成立时皖南还未解放,“渡江战役”后解放军横扫皖南,1949年5月成立皖南行署区,专署驻屯溪,同年7月迁驻芜湖。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区合并设安徽省人民。

行署区是建国初期短暂存在的省级行政区,除了安徽分为皖南、皖北行署区外,江苏也分为苏南、苏北行署区,四川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个行署区。行署区是省级单位,辖省辖市(专级市)、专区,皖南、皖北行署区时期,安徽有五个省辖市,其中仅一座隶属于皖南行署区。

皖北行署区成立时,省辖市有合肥市、蚌埠市。1949年1月21日合肥县解放,2月以合肥县城及城郊设合肥市,同年4月皖北行署区于合肥市成立。蚌埠原为凤阳县地,近代因铁路而兴盛,民国时曾为凤阳县治,1947年正式建市,蚌埠市为安徽省辖。1949年1月,蚌埠市解放,隶属于江淮区,皖北行署区成立后为其所辖。

淮南是一座新兴工矿城市,近代随着煤炭的开发而兴盛,其原为怀远、凤台、寿县等县地,1949年1月淮南解放后设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此为淮南的最早建制,同年4月改其为淮南矿区,1951年1月淮南矿区改为专区级(地级)淮南市,为皖北行署区省辖市。

安庆曾为安徽省省会,1949年4月安庆解放后以怀宁县城及城郊设安庆市,此时安庆市为县级市,建国时由皖北行署区安庆专区管辖。1950年,县级安庆市曾短暂撤销并入怀宁县,1951年升为省辖市。

皖南行署区成立时专署驻屯溪,但屯溪市仅为县级市,皖南行署区仅辖芜湖市一个专级市。1949年4月芜湖解放,5月芜湖市成立,芜湖市县分置,芜湖市直属于皖南行署区,芜湖县为芜当专区所辖。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区合并为安徽省后,安徽省辖市为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安庆市及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