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国际天气 国际天气

上海五月份天气预报_上海天气回顾

tamoadmin 2024-08-06 人已围观

简介1.和不熟的人该怎么聊天2.如何选择观察记录的方法?3.中考语文阅读套路4.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十篇5.求席慕容《青春》6.求此类散文鼠年伊始,新型冠状疫情还在蔓延,各项生活生产工作还未陆续恢复正常。但借此契机,宅在家的我们,不妨对过去的2019年做一个总结,对2020年做一些规划,还是很有必要的。今天,e哥就对上汽2019年各品牌销量表现做个回顾总结,以及2020年各品牌新车规划做了一个汇

1.和不熟的人该怎么聊天

2.如何选择观察记录的方法?

3.中考语文阅读套路

4.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十篇

5.求席慕容《青春》

6.求此类散文

上海五月份天气预报_上海天气回顾

鼠年伊始,新型冠状疫情还在蔓延,各项生活生产工作还未陆续恢复正常。但借此契机,宅在家的我们,不妨对过去的2019年做一个总结,对2020年做一些规划,还是很有必要的。

今天,e哥就对上汽2019年各品牌销量表现做个回顾总结,以及2020年各品牌新车规划做了一个汇总。在新的2020年,上汽依然会为我们带来不少充满亮点的新车,快来看看哪款是你的菜。

上汽大众

2019年,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蝉联国内单一品牌销量第一,全年销售172.3万辆。朗逸家族累计销售53.3万辆,同比增长5.8%,卫冕国内轿车市场销量第一。途观品牌全年销售22.8万辆,领跑合资SUV市场;途昂双子星全年销售8.4万辆,蝉联大型SUV市场第一。

e哥了解到,2020年,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将推出4款新车。大众将重点布局新能源领域,新能源ID.系列的两款纯电动车ID.3、ID.车以及途岳纯电版车型将上市。此外,上汽大众还将推出的首款豪华商务MPV车型Viloran。

推荐车型:Viloran

Viloran定位于大型豪华商务MPV车型,是上汽大众2020年推出的重磅车型之一。Viloran使用了全新的大众家族化设计语言,车头部分的镀铬格栅显得相当的大气,前进气格栅与两侧大灯组融为一体,整体性更强。摒弃了传统MPV方方正正的造型,贯穿式的腰线使得侧面视觉效果更加流畅与修长,两侧的电动侧滑门上Flagship的英文字样表明了Viloran的旗舰MPV身份。Viloran车尾显得很圆润,有大众旅行车的感觉,流光全LED尾灯,带流水动态转向等效果。横向的镀铬装饰条,将两侧大灯融为一体。

Viloran车身长度超过了5300mm,轴距为3180mm,空间宽敞性有保障,用2+2+3的七座布局。Viloran动力系统方面的参数暂未公布,不过依照大众的命名方式,尾部380TSI的标识对应着高功率版本的2.0T发动机,预计匹配的会是7速双离合变速器。底盘依旧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

推荐车型:ID.3

ID.3是大众基于MEB平台打造的首款纯电动车,外观设计风格极具未来感,前脸用封闭式设计,前LED大灯用了圆形设计,一条贯穿全新的大众车标连至两侧大灯组的LED灯带,点亮效果极具未来感。车身侧面,一根平直的腰线从前翼子板铭牌处贯穿充电口盖延伸至尾灯组,为侧面带来立体的光影效果。ID.3用了银黑双色的低风阻样式轮毂,有较高的辨识度。ID.3的长宽高分别为4261/1809/1552mm,轴距为2765mm。

大众ID.3搭载最大功率为150kW(204PS)的驱动电机,电子限速160km/h。提供三种续航版本,动力电池由宁德时代提供,其中Pure版电池容量为45千瓦时,Pro版电池容量为58千瓦时,Pro?S版电池容量为77千瓦时,续航里程分别为330km、420km以及550km。在充电性能方面,支持100kW快充,在该充电模式下30分钟内即可提供290km的续航。

上汽斯柯达

2019年,上汽大众斯柯达品牌全年销售27.8万辆,整体表现中规中矩,但斯柯达在SUV领域实现了逆势增长,柯米克、柯珞克和科迪亚克家族表现格外抢眼。柯米克家族全年售出5.3万辆,同比增长41.8%。柯珞克全年售出3.8万辆,同比增长22.4%。柯迪亚克家族全年售出4万辆,满足了5座和7座需求的用户。

e哥了解到,斯柯达将在2020年推出4款新车。2020新款昕锐、昕动车型有望在第一季度上市,斯柯达全球最畅销的车型明锐,也将彻底的重新设计,明锐2020款车型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此外,斯柯达还将推出首款纯电动SUV柯珞克纯电版。新车预计将与e-Golf一样,基于大众现有平台进行电气化改造,从而满足未来中国市场对于纯电动车型的需求。

推荐车型:斯柯达昕锐/昕动

全新昕锐/昕动将于2020年第一季度上市,新车外观用了更为立体的型面设计,配合锐利的车身线条,视觉效果更加年轻动感。前脸加入直瀑式镀铬格栅,并与两侧水晶切割飞翼式大灯相连,精致中透露出一丝硬朗气质。内饰沿用了RAPID家族经典的设计理念,车内布局十分简洁,同时加入了红色缝线/饰条以及炮筒式仪表等,更加凸显运动氛围。

新款昕锐/昕动配备了8英寸液晶显示屏、斑马智行互联系统。值得一提的是,新款昕动有多种套件可选,包括专属徽标、黑色外后视镜盖、尾灯融入熏黑处理、后扰流板、熏黑高亮轮圈、内饰缝线/饰条、高亮专属迎宾踏板以及B柱黑色高亮饰板。新款昕锐/昕动将搭载EA211系列的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82千瓦,峰值扭矩145牛米。传动方面,与这台发动机匹配的预计为5速手动或6速自动变速箱。

推荐车型:斯柯达明锐

明锐2020款车型将在2020下半年推出,掀背轿车和旅行车继续保持同步。新款明锐外观相比现款明锐变得更加漂亮时尚,取消了分体式头灯,全新的矩阵式LED头灯看起来更有档次,全LED尾灯也颇具特色。车身的线条与轮廓也获得了调整,掀背的经典元素得以保留,更低且更流畅的车顶线条更具轿跑车的姿态。

车身尺寸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轿车长度提升了22mm,达到46mm;旅行车长度提升了19mm,达到了4706mm。内饰是2020款明锐的一大重头戏,全新的风格使得整体效果更具时尚与科技感,大量软质材料的使用则提升了档次感,多色的车内氛围灯也比以往的单色更加诱人。重新设计的方向盘、HUD抬头显示器、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10英寸中控屏也成了内饰最吸睛的地方。

上汽荣威

2019年,上汽荣威累计销量突破42万辆,虽然销量同比有所下滑,但是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了11.5%。荣威RX5系列和荣威i5系列是最为热销的两款车型。

e哥了解到,荣威将在2020年推出6款新车。Vision-iM量产版将是荣威推出的首款MPV车型,荣威RX5的换代产品荣威RX5?PLUS?Pro和新车荣威i5?Cross也将进一步扩大荣威产品矩阵,进一步增加车型的市场竞争力。在新能源领域有先发优势的荣威还将有荣威Ei6等三款电动车迎来升级改款。

推荐车型:Ei6

荣威Ei6在2020年4月开幕的北京车展亮相,2020年内正式上市。荣威Ei6的外观用上汽全新智能电动设计理念,前脸处封闭式中网与前大灯组连贯地融为一体,车头给人的观感相当的前卫、个性。车侧线条丰富动感,双腰线搭配车门下部略向上的弧线,令车身在光照下产生出较为丰富的光影效果。

荣威Ei6的长宽高分别为4724/1835/1493mm,轴距为2715mm。轮毂是该车的亮点之一,其用细/粗条辐相间的造型,粗条辐上的点状纹理与整车前包围、尾灯组等处的细节特征相呼应。荣威Ei6搭载最大功率135kW(184PS)的驱动电机,极速185km/h,动力电池为上汽时代提供的三元锂离子电池。

推荐车型:荣威Vision-iM量产版

荣威首款MPV?Vision-iM用品牌全新设计语言,前脸样貌新潮独特,极富冲击力大号中网几乎占据了整个车头,中网内部每一个单元取名为荣麟纹,数字化设计表达的是“涌现”的意境。扁平狭长的前大灯与中网上边框紧密相连,灯内的光源设计在图形上延续了荣威的如意符号,最上部的贯穿式灯带还配有三维渐变纹理。

车侧的造型介于传统的SUV与MPV之间,腰线用了夸张的折面设计。棱镜造型的四辐轮毂用折面设计,有极强的立体感,滚动中还能营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车尾设计强调层次分明,战戟造型的尾灯向后翼子板处延伸,显著拓展了横向视觉效果。Vision-iM量产版的动力参数暂未公布,而Vision-iM概念车的到来已预示着荣威家族的设计语言即将迎来的全新迭代。

上汽名爵

上汽名爵在2019年市场表现出色,全年累计销量29.8万辆,同比增长11%。名爵ZS车系的表现最为抢眼,2019全年累计销量12.2万辆,运动型轿跑车型名爵6在2019年市场表现中规中矩,全年累计销量6.1万辆。

e哥了解到,名爵将在2020年推出5款新车,主要以升级改款为主。主力车型包括名爵6、名爵HS,还有名爵EZS、名爵HS新能源两款新能源车型将先后改款上市。值得一提的是,还将有一款全新两门四座轿跑车型上市,新车基于“E-motion”概念车打造,外观极为炫酷。

推荐车型:名爵6

现款名爵6凭借运动的外观、出色的动力表现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2020年将上市的名爵6改款车型,相比现款更加运动化、性能化。

据了解,名爵6改款车型从外观、内饰上来看更像改装车。名爵对其也开发了专属运动套件,包括赛车座椅也进行了优化,运动性能进一步提升。动力方面预计仍将沿用目前使用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24kW,峰值扭矩250N.m,传动系统匹配6速手动或7速双离合变速箱。

推荐车型:全新轿跑

在2017年的上海车展上,名爵发布了一款名为?“E-motion”的概念车。后来官方也宣布这款车将于2020年进行量产,并保持两门四座的车内布局。而将要上市的这款轿跑预计就是“?E-motion”的量产版车型。

据了解,这款车整体造型上会非常年轻,前脸用名爵家族最新的点阵式进气格栅以及独特的蝴蝶门设计,整体充满个性,运动化调教方面也做的比较激进。

上汽大通

上汽大通2019年累计销量超12万辆,同比增长达到42.85%,其特有的C2B定制化模式颇受消费者的欢迎。上汽MAXUS?G50全年累计销量2.87万辆,是销量最多的车型。G10?PLUS和G20累计售出2.42万辆。

e哥了解到,上汽大通将在2020年推出4款新车。EUNIQ?6和EUNIQ?6?PLUG为新能源车,两车均基于上汽MAXUS?D60打造,分别用插电混动和纯电动动力系统。此外,上汽MAXUS?D90车系都将新增车型D90?Pro,新车不仅具备强悍实用的越野性能,还拥有霸气震撼的外观、同级领先的科技和人性化配置等产品优势。

推荐车型:上汽MAXUS?D90?Pro

上汽MAXUS?D90?Pro提供专业越野套件,包含原装18英寸顶级越野胎、涉水喉、底部越野护板、越野轮眉等。还有全新熏黑外观套件、全新红黑色运动内饰等供用户选择。上汽MAXUS?D90?Pro搭载全新斑马3.0车联系统,加入了更多地图限速、过路费显示、天气动效、车友微信通讯等功能,令互联更轻松。

上汽MAXUS?D90?Pro搭载了坚固稳定的悬架和沉稳运动的底盘,用双叉臂独立前悬架和五连杆整体桥式后悬架的专业越野悬架组合。上汽MAXUS?D90?Pro首次搭载2.0T?Bi-Turbo双增压柴油发动机,搭载埃孚8AT手自一体变速箱,换挡响应更快更平顺,最大扭矩480N·m,拥有同级最强的扭力输出,翻山越岭均不在话下。此外,上汽MAXUS?D90?Pro搭载的上汽NLE系列汽油发动机的车型版本也将升级到国六b排放标准。

写在最后

2020年,上汽集团的新车阵容可谓声势浩大。上汽大众除了推出首款商务型MPV车型外,还将在新能源车领域发力。上汽斯柯达则会对旗下热门车型明锐、昕锐/昕动进行换代升级。上汽荣威除了完成热门车型RX5的换代外,还将带来数款全新车型。上汽名爵除了完成热门车型名爵6的换代外,还会带来一款全新轿跑车型。

这么多新车,想要在2020年买车的朋友,e哥相信,总有一款适合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和不熟的人该怎么聊天

人造卫星的简介

卫星,是指在宇宙中所有围绕行星轨道上运行的天体。环绕哪一颗行星运转,就把它叫做哪一颗行星的卫星。比如,月亮环绕着地球旋转,它就是地球的卫星。

“人造卫星”就是我们人类“人工制造的卫星”。科学家用火箭把它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使它环绕着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转,以便进行探测或科学研究。围绕哪一颗行星运转的人造卫星,我们就叫它哪一颗行星的人造卫星,比如最常用于观测、通讯等方面的人造地球卫星。

地球对周围的物体有引力的作用,因而抛出的物体要落回地面。但是,抛出的初速度越大,物体就会飞得越远。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设想过,从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离山脚远。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它将围绕地球旋转,成为一颗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美国、法国、日本也相继发射了人造卫星。中国于10年4月24日发射了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截止1992年底中国共成功发射33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一般由专用系统和保障系统组成。专用系统是指与卫星所执行的任务直接有关的系统,也称为有效载荷。应用卫星的专用系统按卫星的各种用途包括:通信转发器,遥感器,导航设备等。科学卫星的专用系统则是各种空间物理探测、天文探测等仪器。技术试验卫星的专用系统则是各种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案、新仪器设备和新材料的试验设备。保障系统是指保障卫星和专用系统在空间正常工作的系统,也称为服务系统。主要有结构系统、电源系统、热控制系统、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系统、无线电测控系统等。对于返回卫星,则还有返回着陆系统。

人造卫星的运动轨道取决于卫星的任务要求,区分为低轨道、中高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大椭圆轨道和极轨道。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速度快,低轨道和中高轨道卫星一天可绕地球飞行几圈到十几圈,不受领土、领空和地理条件限制,视野广阔。能迅速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换、包括地面信息的转发,也可获取地球的大量遥感信息,一张地球卫星所遥感的面积可达几万平方千米。

在卫星轨道高度达到35800千米,并沿地球赤道上空与地球自转同一方向飞行时,卫星绕地球旋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完全相同,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此卫星在地球上看来是静止地挂在高空,称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简称静止卫星,这种卫星可实现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不间断的信息交换,并大大简化地面站的设备。目前绝大多数通过卫星的电视转播和转发通信是由静止通信人造卫星种类

人造卫星是个兴旺的家族,如果按用途分,它可分为三大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① 科学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用来研究高层大气,地球辐射带,地球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等,并可以观测其他星体。

② 技术试验卫星是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航天技术中有很多新原理,新材料,新仪器,其能否使用,必须在天上进行试验;一种新卫星的性能如何,也只有把它发射到天上去实际“锻炼”,试验成功后才能应用;人上天之前必须先进行动物试验……这些都是技术试验卫星的使命。

③ 应用卫星是直接为人类服务的卫星,它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其中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卫星,截击卫星等等。

运行轨道

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除近地轨道外)通常有三种: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极轨轨道。

① 地球同步轨道 是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顺行轨道。但其中有一种十分特殊的轨道,叫地球静止轨道。这种轨道的倾角为零,在地球赤道上空35786千米。地面上的人看来,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是静止不动的。一般通信卫星,广播卫星,气象卫星选用这种轨道比较有利。地球同步轨道有无数条,而地球静止轨道只有一条。

② 太阳同步轨道 是轨道平面绕地球自转轴旋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旋转角速度等于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360度/年)的轨道,它距地球的高度不超过6000千米。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以相同的方向经过同一纬度的当地时间是相同的。气象卫星、地球卫星一般用这种轨道。

③ 极地轨道 是倾角为90度的轨道,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圈都要经过地球两极上空,可以俯视整个地球表面。气象卫星、地球卫星、侦察卫星常用此轨道。

人造卫星工程系统

通用系统有结构,温度控制,姿态控制,能源,跟踪,遥测,遥控,通信,轨道控制,天线等等系统,返回式卫星还有回收系统,此外还有根据任务需要而设的各种专用系统。人造卫星能够成功执行预定任务,单凭卫星本身是不行的,而需要完整的卫星工程系统,一般由以下系统组成:

1.发射场系统

2.运载火箭系统

3.卫星系统

4.测控系统

5.卫星应用系统

6.回收区系统(限于返回式卫星)

[编辑本段]卫星系统的组成部分

卫星系统中,各种设备按其功能上的不同,分为有效载荷及卫星平台两大部分。卫星平台又分为多个子系统:

有效载荷(不同类型卫星均不同,共同的有:)

1、对地相机

2、恒星相机

3、搭载的有效载荷

卫星平台(为有效载荷的操作提供环境及技术条件,包括:)

1、服务系统

2、 热控分系统

3、 姿态和轨道控制分系统

4、 程序控制分系统

5、 遥测分系统

6、 遥控分系统

7、 跟踪和测试分系统

8、 供配电分系统

9、 返回分系统(限於返回式卫星)

世界各国首颗卫星发射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大大激发了世界各国研制和发射卫星的热情。

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该星重8.22公斤,锥顶圆柱形,高203.2厘米,直径15.2厘米,沿近地点360.4公里、远地点2531公里的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轨道倾角33.34”,运行周期114.8分钟。发射“探险者”-1号的运载火箭是“丘辟特”℃四级运载火箭。

法国于1965年11月26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l)号人造卫星。该星重约42公斤,运行周期108.61分钟,沿近地点526.24公里、远地点1808.85公里的椭圆轨道运行,轨道倾角34。24”。发射A1卫星的运载火箭为“钻石,tA号火箭,其全长18.7米,直径1.4米,起飞重量约18吨。

日本于10年2月1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该星重约9.4公斤,轨道倾角31.07”,近地点339公里,远地点5138公里,运行周期144.2分钟。发射“大隅”号卫星的运载火箭为“兰达”-45四级固体火箭,火箭全长16.5米,直径0.74米,起飞重量9.4吨。第一级由主发动机和两个助推器组成,推力分别为37吨和26吨;第二级推力为11.8吨;第三、四级推力分别为6.5吨和1吨。

中国于10年4月24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该星直径约1米,重173公斤,沿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的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轨道倾角68,5”,运行周期114分钟。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的远载火箭为“长征”1号运载火箭,火箭全长29,45米,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发射推力112吨。

英国:英国于11年10月28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普罗斯帕罗”号,发射地点位于澳大利亚的武默拉(Woomera)火箭发射场,运载火箭为英国的黑箭运载火箭.近地点537公里,远地点1593公里。该星重66公斤(145磅),主要任务是试验各种技术新发明,例如试验一种新的遥测系统和太阳能电池组。它还携带微流星探测器,用以测量地球上层大气中这种宇宙尘高速粒子的密度。

除上述国家外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荷兰、西班牙、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也在准备自行发射或已经委托别国发射了人造卫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宣告人类已经进入空间时代。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呈球形,直径58厘米,重83.6公斤。它沿着椭圆轨道飞行,每96分钟环绕地球一圈。人造地球卫星内带着一台无线电发报机,不停地向地球发出“滴——滴——滴”的信号。一些人围着收音机。侧耳倾听着初次来自太空的声音。另一些人则仰望天空,试图用肉眼在夜晚搜索人造地球卫星明亮的轨迹。但是,当时认识很少有人了解人造地球是载人宇宙飞船的前导,科学家正在加紧准备载人空间飞行。一个月后,1957年11月3日,苏联又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重量一下增加了5倍多,达到508公斤。这颗卫星呈锥形,为了在卫星上节省出位置增设一个密封生物舱,不得不把许多测量仪器一道最末一节火箭上去。在圆柱形的舱内安然静卧着一只名叫“莱卡依”的小狗。小狗身上连接着测量脉搏、呼吸、血压的医学仪器,通过无线电随时把这些数据报告给地面。为了使舱内空气保持新鲜清洁,还安装了空气再生装置和处理粪便的排泄装置。舱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小狗感到舒适。另外还有一套自供食装置,一天三次定时点亮信号灯,通知莱依卡用餐。使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这颗卫星无法收回,试验狗在卫星生物舱内生活了一个星期,完成全部实验任务后,只好让它服毒自杀,成为宇航飞行中的第一个牺牲者。

人造卫星的用途

一、人造卫星的用途如何决定?

人造卫星的组成基本上可分为「卫星本体」及「酬载」两部分。酬载即是卫星用来做实验或服务的仪器,卫星本体为维持酬载运作的载具。卫星的用途依其所携带的酬载而定。

二、人造卫星有哪几类?用途为何?

人造卫星的优点在于能同时处理大量的资料及能传送到世界任何角落,使用三颗卫星即能涵盖全球各地,依使用目的,人造卫星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

科学卫星:送入太空轨道,进行大气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等实验或测试的卫星,如中华卫星一号、哈伯等。

通信卫星:做为电讯中继站的卫星,如:亚卫一号。

军事卫星:做为军事照相、侦察之用的卫星。

气象卫星:摄取云层图和有关气象资料的卫星。

卫星:摄取地表或深层组成之图像,做为地球探勘之用的卫星。

星际卫星:可航行至其它行星进行探测照相之卫星,一般称之为「行星探测器」,如先锋号、火星号、探路者号等。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美国官员宣称,他们不仅因苏联首先成功地发射卫星感到震惊,而且对这颗卫星的体积之大感到惊讶。这颗卫星重83公斤,比美国准备在第二年初发射的卫星重8倍。

苏联宣布说,这颗卫星的球体直径为55厘米,绕地球一周需1小时35分,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900公里,用两 个频道连续发送信号。由于运行轨道和赤道成65度夹角,因此它每日可两次在莫斯科上空通过。苏联对发射这颗卫星的火箭没做详细报道,不过曾提到它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离开地面。他们说,这次发射开辟了星际航行的道路。

卫星。。。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

30多年过去了,今天,中国有几十颗卫星在太空中遨游,神舟号试验飞船返回大地,中国已开始向载人航天迈步。回顾中国的航天史,不能不提到它的开端“东方红一号”这一高精尖技术在基础差且动荡的时期一举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的始末,长期是个谜。

1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的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轨道的近地点高度是436KM,远地点高度为2384km,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的平面夹角为68.5°,绕地球一圈需要114min。卫星质量为173kg,用20.009MHz的频率播放“东方红”乐曲。

原本对前苏联很崇敬的科学家们深有感慨。当年积极提倡搞人造卫星的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先生说,“靠天,靠地,靠不住!发展宇航科学主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

在前苏联虽然没有达到考察卫星研制工作的目的,但苏联先进的工业和科技还是使中国的科学家们开了眼界。他们对比苏联和中国情况,意识到发射人造卫星是一项技术复杂、综合性很强的大工程,需要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强大的工业基础作后盾。代表团在总结中写到,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中国尚未具备条件,应根据实际情况,先从火箭探空搞起。同时,应立足国内,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1959年1月21日,主持领导卫星研制工作的张劲夫向科学院传达了的指示,“卫星明后年不放,与国力不相称”。“卫星还是要搞,但是要推后一点”。根据中央的方针,张劲夫提出“就汤下面”,因国家经济困难,暂停卫星研制工作,集中力量先搞探空火箭。

“651”任务

由于缩短了战线,中国很快在探空火箭研制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1960年2月,中国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此后,各种不同用途的探空火箭相继上天,有气象火箭、生物火箭等。1964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10月,爆炸成功了中国第一颗。此时,中国在卫星能源、卫星温度控制、卫星结构、卫星测试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单项预研成果。此时中国的科学家们觉得发卫星可以提上日程了。

1964年12月全国三届人大会议期间,当年积极倡导中国要搞人造卫星的赵九章,提笔上书周恩来总理,建议开展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与此同时,知名科学家钱学森也上书中央,建议加速发展人造卫星。

1965年5月,周恩来总理指示科学院拿出第一颗人造卫星具体方案。负责卫星总体组的钱骥,带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很快便拿出了初步方案,归纳为三张图一张表:用红蓝铅笔画成的卫星外形图、结构布局图、卫星运行星下点轨迹图和主要技术参数及分系统组成表。

该方案先后拿到文津街3号科学院院部和国防科委大楼,分别向张劲夫等科学院领导和罗舜初等国防科委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并由钱骥等直接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当周总理知道钱骥姓钱时风趣地说:我们的卫星总设计师也是姓钱啊,我们搞尖端的,原子、导弹和卫星,都离不开“钱”啊!

1965年8月,周总理主持中央专委会议,原则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确定将人造卫星研制列为国家尖端技术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并确定整个卫星工程由国防科委负责组织协调,卫星本体和地面检测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运载火箭由七机部、卫星发射场由国防科委试验基地负责建设。因是一月份正式提出建议,国家将人造地球卫星工程的代号定名为“651”任务。全国的人、财、物遇到“651”均开绿灯,这样中国卫星就从全面规划阶段,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1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的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重量上要超苏美。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科学院受国防科委委托,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历时42天。会上,钱骥报告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方案。与会的军、民包括海、陆、空方面的120多位专家,对发射人造卫星的目的、任务进行了反复论证。

这个代号为“651”的会议上确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科学探测性质的试验卫星,其任务是为发展中国的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气象等各种应用卫星取得基本经验和设计数据;发射时间定在10年;成功的标志是“上得去、抓得注听得见、看得见。”

会上较为保密论证的一个议题,便是中国第一颗卫星重量如何确定。这一问题涉及到导弹武器的水平。因为早期发射卫星的运载工具,都是在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放卫星实质上是展现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虽然中国卫星工程起步较晚,但专家们都认为中国的起点要高,第一颗卫星在重量、技术上要做到比美、苏第一颗卫星先进。苏联第一个卫星重量83.6公斤,美国的第一颗卫星只有8.2公斤。会议最后确定中国第一颗卫星为100公斤左右(实际上,最后上天时是173公斤)。

铝板琴奏出“东方红”

30年前上街游行的人们可能已忘记了当时的庆祝场面,但卫星从太空中发出的“东方红”悠扬乐音却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提起“东方红一号”的命名、乐音的诞生,不能不谈到中国航天事业中一位默默无闻的铺路人--何正华。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呼叫信号是嘀嘀哒哒的电,遥测信号是间断的。中国的卫星信号应该是什么样的?卫星总体组的组长何正华认为,中国应该超过苏联,发射一个连续的信号,且这个信号要有中国特色,全球公认。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呼号是“东方红”乐曲,某种意义上“东方红”也成了“红色中国”的象征。出于对的崇敬,何正华亦提出了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的建议。这些提议在“651”会议上得到了专家的赞同。1966年5月,经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七机部负责人罗舜初、张劲夫、裴丽生、钱学森等共同商定,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取名为“东方红一号”。1967年初正式确定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要播送《东方红》音乐,让全球人民都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

由于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中,播送“东方红”乐音不仅是科研任务,也成了责任重大的政治任务。如果卫星上天后,变调或不响,按“上纲上线”的说法,无疑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研制者就有可能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在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下,何正华和乐音装置的主要设计者刘承熙冒着政治风险,开始了他们技术上的探索,解决了乐音错乱和乐音变调等一系列问题。“东方红”乐音最后用电子音乐,用线路模拟铝板琴声奏出。乐音装置的第一批正样产品,是1968年上半年在重庆一家工厂生产的,由于当时生产秩序极不正常,产品中许多元件出现虚焊现象。最后上天的产品是由上海科学仪器厂重新生产的。

红海洋中的“一块绿洲”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工程的整个研制工作,大部分都是在“文化大革命”最的年月里进行的。那时席卷全国的“红色风暴”冲击到承担卫星工程任务的每一个单位。1967年初,中国科学院和七机部及下属单位均被“群众组织”夺权,卫星设计院的原来的领导都“靠边站”了,很多的科学家当时被定为“学术权威”、“特务”、“牛鬼蛇神”遭到批斗。即使普通的科技人员,也有不少亲属和社会关系在运动中受到冲击和株连。卫星的研制工作与“革命”发生了冲突。

当时的“革命”要求大家手捧“宝书”,口念语录,心地虔诚地表忠献忠。卫星研制只能等参加完“革命”才能去做,否则就会被扣上“不突出政治”的帽子。科学家被批判时,科技业务骨干还要参与陪“斗”。武斗不断,交通受阻,器材供应不上,卫星研制事业已面临夭折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1967年初,周恩来总理与聂荣臻副总理取了一系列措施,宣布: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任院长,编入军队序列,不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四大”(即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空间技术研究院从许多单位抽调出精兵良将,把分散在各部门的研究力量集中起来,实行统一领导,使科研生产照常进行,保证了中国第一颗卫星的如期发射。

在空间技术研究院建院之初,研制卫星所需的物质条件十分缺乏,如测试设备少,试验设备不齐,加工设备不足等等。卫星制造厂是由科学仪器厂转产的,在人员、技术、设备和管理方面都面临很多困难。铆接,是卫星制造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可当时卫星厂未干过,在卫星的初样和试验阶断,没有铆枪,更没有固定工件的桁架,工人们就靠一把小锤,用自己的身体当桁架,将铆钉一个个敲上去。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卫星厂解决了铆接、阳极化电抛光、光亮铝件大面积镀金、铝件热处理等多项工艺问题。

为了检验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东方红一号”卫星从元件、材料,到单机分系统以至整星都要在地面进行多种环境模拟试验。发射场预定发射卫星的时间气候寒冷,而卫星厂又没有符合要求的试验场地,“热控试样星”的试验是1968年的夏季于海军后勤部的一个冷库中进行的。很多的困难都是靠科技人员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群策群力解决的。卫星上天后,许多国际友人来空间技术研究院参观卫星,当时的环境条件让参观者大为感叹:“东方红一号”能诞生,是个奇迹!

难忘4.24

10年4月1日,装载着两颗“东方红一号”卫星、一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专门列车到达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4月份的西北戈壁滩上,白天也要穿棉衣,到夜间,裹着皮大衣也感到寒冷。在离地面30多米高的龙门塔工作平台上,科技人员不分白天黑夜,排除一切故障,一次次地测试。

10年4月24日3点50分,周恩来总理电话告知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已经批准这次发射,希望大家鼓足干劲,过细地做工作,要一次成功,为祖国争光。

21时35分,卫星发射时刻终于到来了。“东方红一号”随“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发动机的轰鸣中离开了发射台。21时48分,星箭分离,卫星入轨。21时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中国第一颗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音,声音清晰宏亮。

10年4月25日18点,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宣布:1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公里,远地点高度2384公里,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圈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律播送“东方红”乐曲。

新闻公报刚发表,顷刻间,首都北京灯火通明,锣鼓声四起,鞭炮齐放,人们带着“”时代特有的狂热,涌上街头高呼着“万岁”、“庆祝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

然而,为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倾注了全部心血的赵九章先生却未能等到这一刻。无端受诬陷迫害的他,早在一年半以前已经含冤去世。不少的科学家是在“牛棚”中听到“东方红”乐音的。

“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后,星上各种仪器实际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东方红”乐音装置和短波发射机连续工作了28天,取得了大量工程遥测参数,为后来卫星设计和研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和经验。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为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打下了极为坚实的根基,带动了中国航天工业的兴起,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与世界航天技术前沿保持同步,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如何选择观察记录的方法?

1、第一步,以貌取人:看看对方的打扮,如果对方一身死宅的打扮,你上来问人家你知道TaylorSwift又换男盆友了吗,肯定是行不通的。根据对方的言谈,举止,穿衣,打扮,确认对方的大体坐标是在人类区间的哪个部分(你们人类真麻烦),然后进入第二步。

2.第二步,无风起浪:话题,你需要的不是一句开场白,而是一个话题,向那位大哥说的“今天天气不错”是一种普世喜好的话题,有一些基本大家都不会特别反感的共同话题:衣食住行;但是这类话题无法深入交谈,你总不能指望在你说今天天气不错之后对方给你回答“是啊!这是因为西伯利亚冷空气过后空气渐晴随着洋流带来的暖风导致的呢!”吧?总之,简单说四字原则--“投其所好”。怕老鼠的你就去推销耗子药,刚丰胸的你就去卖乳房罩,失恋没多久的你推一车黄瓜过去,看她要不要。

3.第三步,借题挥发:根据话题切入点,适当展开话题:注意,是“适当”,如果你不希望以后每一次见面变成“海贼王的剧情回顾”,或者是“跟她在一起只能聊指甲哪里做的好”或者是“除了八卦之外没什么好谈的”这种局面的话,就把话题在适当的时候打断,把话题挥发了,更换其他的交谈点。多去了解对方的其他特点,喜好,有助于你们进一步的沟通,当你们聊开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找话题其实是很简单的事,适当吹牛逼,吹牛逼破了并不是悲剧,杜蕾斯破了才是悲剧,吹一吹然后互相调侃一下,基本就把你们两人之间的心之壁垒敲碎了。

1、角色植入:把自己想象成擅长交际的人,心态开放的人,无所谓的人,如果正好有朋友是这样,你就当朋友附身一般,扮演一会你的朋友,总之就是要植入到一种角色状态中,然后再去开始交流。

2、积累话题:临时找话题肯定来不及,尤其是不擅长交际的人,平时就多搜集一些共同的话题资料,比如一些地理知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足球,摄影,电视剧等等等等等等,范围很广,在聊天之前先对对方有一个大致的判断,然后再从资料库里提取相关的资料开始聊,聊开之后问题就不存在了

3、不要脸,并坚持不要脸,心态上一定要有这点底气,不要太在意错误,很多人不敢开口或怕尴尬的原因都是怕说错了,怕失败,怕丢脸。当你不在意面子的时候,怎么开始,怎么说,说什么等等都不是什么问题了

4、别过分依赖别人的经验,要给自己一个月,或者30人次的试验和联系机会,只有做了你才会养成习惯,书面学习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程度的改变,主要是行为改变为你积累的经验,才能帮助你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中考语文阅读套路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细致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可以让教师看到幼儿发展潜能、深入了解幼儿,便于教师认识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使其更适合幼儿的发展需求,让幼儿在自由、自主、创新的活动空间里体验成功、感受快乐与满足。

根据观察前有无明确观察目标,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观察可以分为随机观察和有目的观察。在这两种类型的观察中,有哪些观察要点需要我们来掌握呢?快点阅读本文寻找答案吧!

随机观察

观察前并没有明确的观察目标,随时观察捕捉幼儿的行为表现,对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做更多的了解和分析。

教师进行随机观察时要注意:

1.由于事前缺乏明确的目的和,所以教师要集中注意力,密切观察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善于捕捉教育契机。

2.为确保观察的客观性、避免主观臆断,教师可以直接询问幼儿,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

3.教师平时可随身携带笔、本子等记录工具,对许多重要的片段也可用拍照或录制的方式记录,以便对幼儿行为进一步分析与了解。

有目的观察

观察前很清楚地知道观察的目的是什么,根据事先设定的幼儿行为发展水平指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

一起听听上海市宝山区经纬幼儿园的许翠单老师,有哪些好经验分享给我们:

观察目的

大班科学区的某个材料已经投放了一段时间,但幼儿却很少主动玩。教师想知道幼儿为什么很少主动玩。因此,教师取了有目的观察,通过了解幼儿对材料的兴趣、与材料互动的情况,从而对材料进行调整。

观察分析

1.幼儿是在没有想玩的玩具时才选择玩这套玩具,并不是积极主动地选择,说明材料本身并不能很好地引发幼儿的兴趣;

2.幼儿在玩材料时,使用较为单一的操作方法持续玩耍,说明材料无法满足幼儿自主探究和建构的欲望;

3.材料的可操作性不强,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无法得到满足,幼儿在玩过几次之后,就会渐渐失去兴趣。

指导建议

教师可以继续观察幼儿与这套材料的互动情况,并根据实际观察来证明自己对材料和幼儿行为的判断是否正确,通过增加或替换游戏材料,最终实现为幼儿提供适宜材料的目的。

教师在进行有目的观察时要注意:

1.提前制定和目标是为了让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发展的个别差异等,以此分析和调整教学方案,教师切忌本末倒置,将其视为事先制定的游戏方案让幼儿实施。

2.将有目的观察与随机观察相结合,当预设的观察内容没有发生时,教师要根据幼儿游戏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观察重点,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做好相关记录。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十篇

现代文题干阅读法

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困扰学生的一道难题,也是制约学生拿不了高分的一个瓶颈,同是也是许多教师深感棘手的大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个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问题。我并不否定这种说法,但我们通过对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几百道现代文阅读题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现代文阅读只考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层次的阅读、语意的阅读、结构的阅读、手法的阅读。

于是,我提出了“现代文题干阅读法”的概念。

何为“题干阅读法”?所谓“题干阅读法”就是对文章的试题(题干)进行研究,从而找到或确定答题思路的方法,叫“题干阅读法”。也就是说,在阅读文章前,先阅读研究试题,从而确定答题的思路,再依据试题设问的对象,去寻找答题的区域,然后有针对性的去阅读,去答题。

现以06年全国高考卷《绵绵土》为例,介绍《现代文题干阅读法》之“层次阅读法”。

一.层次阅读法

(一)层次阅读的方法与步骤

层次阅读分叙写对象的层次或议论抒情的层次。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

(二)层次阅读的语言标志

“哪些”,“怎样”、 “原因”、“为什么”、“分条说明”、“具体说明”等

(三)例题精析

例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绵绵土 牛汉

1那是个不见落日和霞光的灰色的黄昏。天地灰得纯净,再没有别的颜色。

2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个梦境。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从没有看见过的沙漠。

3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不要以为沙漠是苍茫而干涩的,年轻的梦都是甜的。由于我家族的历史与故乡走西口的人们有说不完的故事,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着血缘关系似的向往沙漠,我觉得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壮最不可驯服的野地方。它空旷得没有边沿,而我向往这种陌生的境界。

4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没有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伏在热的沙漠上。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

5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辞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也不是我说的意思。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没有解释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神话。我的祖先们或许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还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

6因此,我从母体降落到人间的那一瞬间,首先接触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热炕上焙得暖呼呼的。我的润湿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接生我的仙园姑姑那双大而灵巧的手用绵绵土把我抚摸得干干净净,还凑到鼻子边闻了又闻,“只有土能洗掉血气,”她常常说这句话。

7我们那里的老人们都说,人间是冷的,出世的婴儿当然要哭闹,但一经触到了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一般。我相信,老人们这些诗一样美好的话,并没有什么神秘。

8我长到五六岁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厮混。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边,小声说:“限你两天扫一罐绵绵土回来!”“做什么用?”我真的不明白。

9“这事不该你问。”祖母的眼神和声音异常庄严,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时那种虔诚的神情,“可不能扫粗的脏的,”她叮咛我一定要扫聚在窗棂上的绵绵土,“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别处的不要。”

10我当然晓得,连麻雀都知道用窗棂上的绵绵土朴楞楞地清理它们的羽毛。

11两三天之后我母亲生下了我的四弟。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躯,红润润的,是绵绵土擦洗成那么红的。他的奶名就叫“红汉”。

12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

13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14我相信故乡现在还有绵绵土,但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我祝福他们。我写的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

1988年10月

1、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标记性语言“哪些”——确定本题为“层次”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绵绵土”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与“绵绵土”有关的段落——5-11段

答案解析:5-12段共四层:(1)第5段,“极细柔的沙土”。(2)第6段,“金黄的”“闪着晶亮的光芒”。(3)第7段,“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4)第8-12段“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答案:细柔,温暖,金**(闪亮),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净土或圣洁)。

2.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标记性语言“为什么”——确定本题为层次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作者对“大沙漠”的“重逢的狂喜”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全文中与描写“作者与大沙漠的情感”有关的段落——第2、3、4段

答案解析:(1)第二段作者诞生在沙土上。(2)第三段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跟沙漠有血缘关系,向往沙漠。(3)第四段,作者踏上了沙漠,现在梦想成真。

答案:(1)作者诞生在沙土上,他认为大沙漠是绵绵土的发样地。

(2)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大沙漠再现了他失落多年的”梦境“。

3.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标记性语言“什么样”——确定本题为层次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作者对“绵绵土”和“大沙漠”寄托的情感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全文中对“绵绵土”和“大沙漠”寄托情感的段落——第13、14段

答案解析:(1)第13段, “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2)第14段有三层含义,“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我祝福他们”; “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 “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

综合两段的内容,答案为:(1)对绵绵土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古俗的怀念。(2)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3)讲述了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二、语意阅读法

(一)语意阅读的方法与步骤

语意阅读的解答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文中寻找答案,一种是自己分析。当题干有“根据文意”、“结合文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等语言标志时,即转为层次的阅读,就是在文中寻找答案,其具体解题方式与层次的阅读相同。当题干有“理解”“看法”“含义”“意思”等语言标志,需要根据本段的内容,自己分析,得出答案。这种分析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字面意思的诠释。第二,字后意思的理解,即作者的创作意图、目的或思想情感的理解。

(二)语意阅读的语言标志

“含义”、“意思”、“理解”、“看法”、 “是什么”等

(三)例题精析

例题一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绝 唱

严 阵

1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2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3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似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4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5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6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7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8那是一个10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吸引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9“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高尚的凄美。

10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史凄风苦雨的绝唱。

11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叶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12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文章题目为“绝唱”,请根据文意,理解“绝唱”的含义。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从语言标志看,有“含义”二字,初步确定是语意的阅读。但从题干 “根据文意”这个语言标志来看,确定本题为语意转为层次的阅读了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绝唱”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全文与“绝唱”有关的段落——第9段、第10段

答案解析:第9段(1)“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2)“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高尚的凄美”。第10段(3)“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4)“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史凄风苦雨的绝唱”。

答案:满塘残荷是一池碧绿、艳红的最高升华,是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高尚凄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是被摧毁的历史的见证,已成为无法摧毁的象征;现实的残荷与历史的残缺相互映照,构成了残缺、独特的美。

三、结构阅读法

(一)结构阅读的方法与步骤

结构的阅读主要是看选取对象在文中的位置,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相同。一般来说,它分三种情况:

1、在文章的开头(包括标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引出下文……(要具体回答);(2)引起阅读的兴趣;(3)为下文……做铺垫.

2、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1)过渡作用(承上启下,要具体回答);(2)有时也可作线索作用。

3、在文章的结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总结全文,深化主题;(2)照应开头(标题),首尾呼应;(3)点明题旨,揭示中心(要具体回答)

(二)结构阅读的语言标志

“作用”、“为什么”等

(三)例题精析

例题一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8—21题。

冬日香山

①要不是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②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说,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面的巨石也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放,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上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椅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作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囊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雾茫茫,亭台隐隐,脚下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它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闻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他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取材于梁衡文集《觅渡》)

1.联系全文,体会文章第①段谈谈“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一句表达的意思和作用。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语言标志:“意义”和“作用”——确定本题为语意与结构综合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第1段,文章的开头

答案解析:

从含义的阅读来看的,这句话的表层含义:作者恰好在冬日来到香山,知道了香山性格的另外一面,从“恰”“哪能”看出作者发现了香山另一面性格时的惊喜之情。

从结构的阅读来看,这句话位于开篇,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具体包括后文作者对冬日香山的另一面的具体描写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答案:表现了作者在冬日意外发现香山另一面性格的惊喜。引领出文章对冬日香山让作者极其惊喜的“意外”“发现”(或香山另一面)的叙述和思考。

2、统观全文,简析文章结束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的作用。

具体分析:

第一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角度——语言标志: “作用”——确定本题为结构的阅读

第二步:根据题干找准答题的对象——“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第三步:根据对象找到答题的区域——最后一段,文章的结尾

答案解析:

这句话位于文章的结尾,有照应前文,点明题旨,揭示中心的作用,即承接作者对香山性格的另一面的叙写与感叹,再次点明冬日香山清静,有骨气的本质,使读者对冬日香山的另一面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答案:这句话是作者在感悟到香山的另一面后发出的由衷感叹,再度点明了冬日香山清静、骨气的本质,与前文呼应,使读者对冬日香山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求席慕容《青春》

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十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1

记得在看《藤野教师》一文时,我是弄不明白鲁迅教师为什么似乎一直对日本人很友爱。有本书上说,鲁迅教师最后抱病也请日本医生给看病。我其时就犯糊涂,他就不怕日本医生密谋他吗?

朝花夕拾是鲁迅独一的散文集。文集生动地记载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这段时期的念书和生存经历。《狗?猫?鼠》记述了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阿长与〈山海经〉》回想了保姆长妈妈的憨厚仁慈。《二十四孝图》对荒谬屈曲的封建孝道举行了反攻。《五猖会》回首了儿时一次看庙会的经历。《无常》栩栩如生地形貌了乡间迎神赛会时的活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了单纯快乐的童年和在三味书屋念书的日子。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父亲的病》在叙述父亲抱病恒久治疗的过程中,对庸医误人表现出了深深的愤怒。《琐记》记述的是作者去南京念书的经历。《藤野教师》怀念日本留学时期的教师藤野,并记述了作者弃医从文的颠末。《范爱农》回想和哀悼了青年时代的挚友范爱农。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

朝花夕拾》是鲁迅独一的散文集。文集生动地记载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这段时期的念书和生存经历。《狗?猫?鼠》记述了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好恶。《阿长与〈山海经〉》回想了保姆长妈妈的憨厚仁慈。《二十四孝图》对荒谬屈曲的封建孝道举行了反攻。《五猖会》回首了儿时一次看庙会的经历。《无常》栩栩如生地形貌了乡间迎神赛会时的活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味了单纯快乐的童年和在三味书屋念书的日子。《父亲的病》在叙述父亲抱病恒久治疗的过程中,对庸医误人表现出了深深的愤怒。《琐记》记述的是作者去南京念书的经历。《藤野教师》怀念日本留学时期的教师藤野,并记述了作者弃医从文的颠末。《范爱农》回想和哀悼了青年时代的挚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2

我读的名著是《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我不觉得这像是一本名著,反倒像一个朋友与你闲聊家常。这本书主要是记述了鲁迅从幼年时期到青年时期的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的描绘了清末明初的生活风俗画面。《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忆,真挚的情怀,无奈的忧伤,这一切都是能感受到的。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藤野先生,鲁迅初到东京时,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在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让人鄙夷的身影,听到的是留学生们傍晚学跳舞的喧闹。这让鲁迅极为厌恶,于是他去了仙台,在那里认识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虽衣着模糊,但对科学严谨求实,对学生的作业一丝不苟,在鲁迅的作业上用红笔圈出来。而且他平等公正,毫无民族偏见,有着高尚的人格。

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细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这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三味书屋后面还有一个园,虽然小,但是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的工作是抓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的。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的无限乐趣。而《阿长与山海经》说的是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比如她睡相不好,“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谋害了我的“隐鼠”,给我买来了《山海经》等。刻画了一位可敬可爱的封建女性的形象,她有着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她不仅质朴,而且善良,关爱别人。作者由原来的讨厌她,变成敬她爱她。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的天真烂漫,令人回味,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着。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份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的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不过,这正是儿童特有的。

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童年,每天都是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中,纷纷扰扰的生活中,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吧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3

《阿长与山海经》是我读《朝花夕拾》这本书最受感动的文章。

它主要描述了鲁迅回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几件小事,塑造了一个朴实、善良、迷信,却深爱鲁迅的“母亲”,表达了鲁迅自责、后悔,对长妈妈的感激及深切的怀念之情。

长妈妈很爱鲁迅,她是个寡妇,自己没生孩子,把鲁迅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他,呵护他。儿时的鲁迅渴盼《山海经》,目不识丁的长妈妈利用告回家的机会,为鲁迅寻买到四本小小的书——《山海经》,这是鲁迅得到的第一部宝书,这部书对鲁迅一生的影响一定非常深刻,以至于在长妈妈去世三十几年后,能如此清晰地回忆出细节。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奶奶,她也和长妈妈一样,深深地疼爱着我。奶奶今年七十岁了,沧桑的脸,佝偻的背,瘦长的个儿。 奶奶的规矩和长妈妈一样多:吃年夜饭,必要等她念一长段祈福的话才能开席;每月的初一、十五,必定奉上供品虔诚地朝拜;农历七月是她口中的“鬼月”,不许我晚上出门……这些规矩,我一个也不信,更不会顺她的意去做!即使这样,她也不恼。

上了中学的我,独自骑车上下学,回家总是很晚,她总是很担心,早早收拾好饭菜,提前半小时,关了门,下了楼,到了小区门口,迎着寒风,静静地等……我骑着车,拐到小区一侧,远远地望见她静立不动的身影和风中飘起的衣角。她也总是马上发现我,拖着不便的腿,小跑上前迎住我,伸手提起我背上的书包,身上顿时一轻,心里也松快起来。我慢慢地骑,她大步地走,直到电梯口,再陆续为我打开四重门,才进到屋里——这就算完成了一件大事!

我的身边,不止是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姑姑姑丈……他们个个都疼爱着我,投射在我身上的都是慈爱的目光,围绕着我的都是疼爱我的人。生活中、学习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想到他们殷切的'目光、熟悉的身影,勇气与力量就神奇地临于我的心头。

读着“长妈妈”,想着奶奶,想到每天夜色中,在小区门口略微佝偻而瘦长的身影,告诉自己,要珍惜身边每一个爱我的人,以后不至于如鲁迅那样后悔,自责,愧疚……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4

《朝花夕拾》,和它的名字一样,这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当他老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我们看了也一定会怀念起自己的童年。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给人一种很是无趣的感觉。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魔力,他用一个孩子的口吻诉说了他小时候的故事,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可还是能打动我,引起我的联想。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经常说: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我们小的时候,都曾拥有过这样美好的童年吧。喜欢在家门前漫无目的地跑来跑去,可却乐在其中,就算有时候摔倒了,也会爬起来擦擦眼泪玩耍;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别人的眼光;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玩捉迷藏,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想到这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可是又一想却又有一丝伤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5

初读鲁迅先生的书就像品一杯淡雅的茶,开始时可能会觉得很平淡,但回味后齿唇间都是余香。初读时,你也许感到有一些不知所云,细想来才能感到其中之真谛,然后便能深深震撼你的心灵。亦如这本《朝花夕拾》,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的是信念。

《朝花夕拾》像细数鲁迅先生从年少发生的一些小故事,如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的事,父亲生病就医的事。但细读下来并不是只有故事这么简单,更多的是想透过故事来揭露社会,揭露出那样一个“人”吃“人”的社会,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大众清醒。

站在这样的一个和平年代去看战争年代的鲁迅去看他的《朝花夕拾》,我觉得这书中满含着无奈。一场大火之中,所有人都被困在了火海之中,所有人都在沉睡之中,但却有些人醒了,他们希望让周围的人都能清醒然后一起逃出去,可周围的人却怎么也无法喊醒。鲁迅无疑是这早醒的人,他也想用他的文字使人们清醒,但这却收效甚微。

即使是这样,鲁迅先生却不愿意放弃,从《朝花夕拾》我看到更多的是信念。一种坚信着中国能够站立起来的信念,回顾往昔,也许会有那些恶象,会有那些在封建礼教中挣扎的人们,但这一切必然会过去,在那样的时出那样书的人必定有着坚定的信念。

和平年代的我们也需要这样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也许与先辈们想要振兴中华有所不同,但我们必须有信念。信念是你可以一生坚守的东西,一生追求的东西。可以想象一个没有信念的人必然会是一个茫然的人,他眼中透出的是迷茫,不知道自己前行的方向,这必然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从今时今日的我们身上,我们有看到信念吗?有人是有的,但大多数人身上是没有的。你没有自己坚信不移的东西,没有了指路标,你必然会迷路。最近总是看到无数多地少男少女自杀,仅因一些小事而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反观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一些病人,也许只有一口气支撑着,但他们仍在坚持着,这也许就是对生命的渴望,这就是信念。难道一定要等到那种时候,人的心底才会有信念吗?其实不然,信念是需要你确立的坚守的。

《朝花夕拾》中所传递的信念给了我很大的启迪,让我明白了很多。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参悟出更多的道理,指引着更多的人在信念的光辉下不断前行。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6

《朝花夕拾》,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翻开书,上面记录着十篇关于回忆的散文。这些文字,着实带着我在鲁迅先生的记忆中走了一回,就像书上介绍的一样,“虽已随时光流逝而成‘夕拾’的朝花,但这‘朝花’依旧不失其绚丽馥郁。”

在文中,我仿佛可以见到那只被童年时的鲁迅所救养的小隐鼠、他心爱的《山海经》、保存着他美好回忆的百草园……在他的记忆之中穿行,虽已年隔久远,却不禁让人去回想自已的童年。

因为他父亲生病,鲁迅先生曾与两位名医周旋过一阵子。名医开的药方都很奇怪,药引都需要自己去努力找寻。鲁迅就这样听著名医的吩咐,去寻药引、寻药丸 ……可是,他父亲的病却最终也没有好起来,反而更加严重。后来他去仙台学医,原本只是想救人间疾苦的……

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的那一段日子里,他的老师——藤野先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书中初次的描写来看,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他对鲁迅这位中国留学生也是十分关心,他让鲁迅每星期把讲义给他看,并且细心帮他改正,这样默默的帮助持续了一个学期。他对鲁迅的关心又是细致入微的,因为听说中国人敬重鬼而担心鲁迅是否愿意解剖……这是一位热爱医学,真心希望能够去发扬医学并且去医治人们,治学严谨、正直诚恳、热情关怀、毫无民族偏见的伟大的导师。

在我心中,鲁迅先生一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所以,有一次,他愤慨了,当看到一影片中一个为俄军做的中国人要枪毙,在一旁围着的却是一群中国人,在周围观看的日本同学还高呼着“万岁”,他心中的爱国思想、民族责任与使命被唤醒,决定弃医从文,用文字去医治国人。

读了这几篇散文后,既让我感受到鲁迅先生的童真的一面,又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他是一位用笔去战斗的战士,他正义、黑白分明,为革命而奋斗。在这里,他用朴实、亲切的笔调描绘着一个个人物,一件件事情,这些作品中显示出来的回忆又回应着当时的现实生活,留下我们去体会,去了解……他不愧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7

狄德罗曾经说过:“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是呀,只有读书,才会让人变得聪明。在暑期间,我也读了一本书,叫《朝花夕拾》,清晨的花傍晚时再去摘,会散发淡淡的清香,韵味无穷。一如作者幼年的时光到了暮年再去细细回味。 书中有不少是对童年温馨的回忆。不同的童年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这一章节。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文中的大致内容是:鲁迅家后院有一个很大的院,叫百草园,那里面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紫红的桑椹。还有许多小昆虫,例如胖胖的黄蜂,轻捷的云雀,还有在唱歌的蟋蟀……这里就是他的乐园。那还有一个关于美女蛇的传说,一看到这“美女蛇”让我又害怕又忍不住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传说。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读完这个传说,还好是个比较完美的结局。

他写的景物栩栩如生,读着读着,仿佛就像看到了幼年的鲁迅先生,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摘野花野果,与伙伴一起捕鸟,虽然捕不到很多;又常听保姆讲故事,因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这不禁是我想起我的习作来,每次都那么枯燥,读起来索然无味。哎,开来我真得多读一些名著,好好学学作家们的文笔。最终,鲁迅先生被送到了“三味书屋”里去读书,结束了在百草原的自由生活,过起了无趣的读书生活。先生对他们很严厉,有一次鲁迅问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结果,先生很不高兴地说:“不知道!”有时候还要他们罚跪,跪完后再叫他们读书。

读完之后,我才知道原来的私塾这么严厉,动不动就会被罚,而现在就不同了,现在我们读书的条件多好呀,不但学校的学习条件非常好,而且还有下课的活动时间。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认真读完这本书,觉得获益匪浅,怪不得有人说“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才会获益不少”。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8

暑,天气格外炎热,知了在树梢唤个不停。而我,却丝毫不畏惧那浓浓的暑气。因为,手中捧着一本《朝花夕拾》的我,已然沉醉在许多有趣的片段之中。在这本回忆性散文里,鲁迅给我们刻划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善良朴实的长妈妈,贪玩好奇的小鲁迅,和蔼方正的寿镜吾先生……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鲁迅的父亲。

提起鲁迅的父亲,大家一定会想到《五猖会》这篇文章吧。在文中,父亲的形象是严厉、专制、古板和迂腐的。他会在孩子急切想去看迎神赛会的时候,忽然要求他背诵“无聊至极”的《鉴略》,令少年鲁迅万分扫兴和痛苦。虽然,父亲心中也不乏对孩子的爱,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扼杀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在鲁迅心中留下了永远不能抹去的灰色。

在鲁迅的父亲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现代家长们的缩影。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爱和希望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我们经常会在培训班或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幕:家长怒目圆睁,或厉声呵斥,他们的孩子则可怜兮兮地坐在书桌前,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捏着笔在作业纸上踌躇着什么。这,便是现代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记得去年暑,我不停地在课桌边为奥数而奋斗着。期本应是孩子与大自然嬉戏,与花和树木作伴的时候,可我却被迫面对着一摞厚厚的作业本发呆。那天,我正陶醉在“明天去旅游”的美好畅想之中。忽然,一声厉喝把我从梦中惊醒:“这100道题你要是做不完,就不许出去玩。”无奈,我只好提起笔,又在草稿纸上涂抹着那些百无聊赖的数字。一直到夜幕已然深沉,我才颤抖地放下了手中的笔。

百年前,鲁迅就向压制人性的封建教育发出了大声地呐喊,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和抨击。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仍旧被束缚在另一种扭曲的教育中无法自拔。十一、二岁的花季,应该像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一样,充满蓬勃的朝气;而不是囚着的笼中鸟,失去本该拥有的自由。我们的童年应该如彩虹般斑斓,而不是在作业前只投下灰色的暗影。家长们也不应该是像鲁迅的父亲一样,专制而刻板;而应该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们的立场想事情,做事情,让孩子拥有一段充满天性的童年时光!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9

首次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细细品读下去,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正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生活的`21世纪。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生活条件好了,不用在下雪天受冻,有暖气;不用在大热天流汗,有空调。可以吃到很多鲁迅哪个时候有的人一辈子也无法吃到的东西。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园》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真是毫无乐趣可言啊!没有端详过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乌似乎听说过……被吓唬到的神话故事总算是听到过几个,但是却再也想不起来。至于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纷飞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我们南方现在是难得看到飘雪的。记得小时候,上海的某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一场有积雪的大雪。能想象得到当时出家门的时候,一定是手上戴着手套,头上顶着帽子,裹得严严实实的。那年,抵抗不了上海的寒冷,生病了,要去医院。却似乎没有沾到半点雪。印象里是出租车窗外绿化带上的一层雪。还有初次见到的雪花,只是不能碰,刚快碰到就被一旁的大人拦下来。这是“不乖”的表现。回想起来,如果现在的我,仍能想起当年的冰凉,哪怕是透过手套得来的湿嗒嗒的冰凉,或许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落笔的资本。只是现在,倒宁愿忘记那场雪了呢,因为没有乐趣,只有被约束的难受!

与我们的生活相比,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许要难过上许多倍。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荡,体味着生活给予我们的甘甜,我们的生命里也有无数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现在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孩子们当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仍然让人快乐不起来。我正接受,所谓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没有一点兴趣,很累,很累。我不再能够体会,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快乐。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作文10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翻开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一篇篇记述先生童年生活和青年时求学历程的作品跃然纸上。在书中,先生用白描的手法,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在夹叙夹议中,对封建思想和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在他的笔下,一个个故事生动形象,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细细品味起来,既耐人寻味,又饱含哲理,我们可以从中强烈地感受到鲁迅先生记忆深处的芬芳馥郁和思想情感的火花交织。

这本书内容丰富,鲁迅先生用大部分的篇幅记述了童年时光的点点滴滴,倾注了自己对童年无限的留恋和真挚的情感。书中描写童年生活最为详尽的莫过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承载了童年的快乐时光,留下了童年的美好回忆。这些童年往事在先生的笔下或妙趣横生,或幽默充盈,或生机盎然,细读起来引人入胜,留连忘返。我已陶醉其中,已然步入书中,与儿时的鲁迅在百草园中里一起摘覆盆子、挖何首乌、听夏蝉鸣、捉蟋蟀,又与少年鲁迅一起描绣像、读诗词、看庙会……就这样在嬉戏玩耍中一起慢慢长大。但最终要告别他的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去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念书了……

除了童年的美好往事,鲁迅还写到了家庭的没落、世态的炎凉、南京求学的过程,进化论的萌芽以及学医的过程。直到后来,当他从**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鲁迅先生彻底醒悟了,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改造国民的精神,拯救孱弱的民族。于是,鲁迅先生选择文学艺术作为自己的武器,以笔为枪,以墨为弹,坚定而果敢地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一步。鲁迅先生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呐喊》、《彷徨》、《野草》等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带领中国在打破黑暗统治的斗争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从此,中国文坛便开满了浓郁芳香的血色蔷薇。

拢一脉盈盈花香,娓娓絮语;品一篇世间好文,脉脉传情。让我们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的精神,热爱祖国,向往自由,不忘初心,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勇敢地去拼搏、奋进!

求此类散文

青春

作者: 席慕蓉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浅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在四十五岁的夜里

忽然想起她年轻的眼睛

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

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

林外阳光眩目

而她衣裙如此洁白

还记得那满是茶树的丘陵

满是浮云的天空

还有那满耳的蝉声

在寂静的寂静的林中

我爱 在今夜

回看那来时的山径

才发现 我们的日子已经

用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方式

来过了又走了

曾经那样热烈地过的远景

那样细致精密地描好了的蓝图

曾经那样渴盼着它出现的青春

却始终

始终没有来临

鉴赏:

既用第一人称,又用第二人称,读起来仿佛是在像在对“青春”倾诉,我去追索,而你只如云影掠过,不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而且将青春白驹过隙般的短暂,以及作者对这种短暂的遗憾、恋恋不舍、无可奈何均表现得淋漓尽致,“仓促”之意溢于言表。

就像独坐在落幕后清冷的剧场中追忆舞台上曾经流淌过的精彩华章,就像伫立在纷飞的秋叶中谛听春日里生命清脆的律动,就像跋涉在沉寂的沙漠中回望那片涌动着希望的绿洲。穿行在生命的旅途上,一次次咏唱席慕蓉的《青春》,一次次咀嚼那份甜蜜的忧伤。当青春的炊烟已经袅袅飘散,而生命的灶台却依旧温热炙人。

《青春》是与消沉无关的慨叹。诗歌开篇仅仅一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那种对青春远逝的无限伤感、那种对生命短暂的无穷幽怨仿佛立刻遮蔽了天空,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就像那起程的泪水汹涌而来,打湿了每一个敏感而脆弱的生命。

接着作者开始了对远去的青春岁月的追寻,而这种追寻不但没有让疲惫的心得到慰藉,反而把作者引入到更深沉的慨叹之中:“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按照常理,慨叹与消沉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然而在《青春》含泪的叹惋中我们却感受到了追求者执著坚毅的身影,这种慨叹与消沉无关,这种慨叹是绚烂梦想与无情现实碰撞的耀眼火花,这种慨叹是火红青春与平淡生活对比后的强烈反差,这种慨叹是短暂生命与永恒岁月抗争的无奈叹惋。

生命中的确有一种慨叹与消沉无关,它关乎生命深层的呼喊,它是求索者执著的脚印,它是思索者探究的目光,就像陈子昂在幽州台上震撼古今、响彻寰宇的浩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是一种哀而不伤的悲凉,那是一种怨而不怒的沉静。

《青春》是与美丽有约的追寻。作者在洒满泪水的心路上追寻那个“古老的夏日”,于是看到年轻的生命如云影般掠过岁月沉寂的湖面,于是看到微笑的面容如淡淡的晚霞融入远方迷茫的山岚。虽然追寻的梦想沉浸在泪里,虽然追寻的结果飘散在风中,但是追寻的美丽身影却深深地印在滚烫的生命大地上。

从某个角度来说,追求的高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应该说,客观上的美丽往往是短暂的,就像鲜花的烂漫与凋零,就像青草的翠绿与枯黄,就像容颜的妩媚与憔悴,似乎就在转瞬之间已经“朝如青丝暮成雪”;但是生命的高贵在于情感,在于精神,正如帕思卡尔所说:“人只是一根芦苇,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然而却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的全部高贵就在于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丽就会在心底凝固为永恒。在追寻中,也许青春的容颜不会回来,但青春的血液可以再次涌动在体内;也许青春的快乐无处寻觅,但青春的柔情可以再次弥漫在心间。在夕阳的余光中我们追寻日出的壮美,在萧瑟的秋风里我们追寻群芳吐艳的繁华。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追寻的其实不是从前,而是一种温暖,一种力量,一种美丽呀!也许一个人身体健壮结实,而他的心已如死灰;也许一个人身体衰弱不堪,而他的心却春意盎然。失落的青春何处寻?精神的家园草萋萋,那里的风景最美丽。

《青春》是与生命同行的感悟。当我们跟随着作者遥望青春如烟袅袅飘散的时候,生命的篝火却在熊熊燃烧。作者似乎阅尽人世沧桑风雨,仰望今日风轻云淡,追忆昔时彩霞满天,那泪水打湿的不仅是难再的青春,更是无情流淌的生命。青春的美丽、青春的短暂、青春的伤感,作者对青春的叹惋难道不正是对生命感悟的放大吗?生命与青春一样不可复制,生命与青春一样拥有斑斓的色彩,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难道生命不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追忆青春,引发的是我们对生命珍重的思索。

青春的眩目的色彩后面同样也有失落的灰暗,生命快乐与幸福的大厦同样也建立在痛苦的基石上。青春与生命都在诠释着这样的哲学命题: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伤。追寻与失落都是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共同演奏着壮丽而缠绵的生命交响曲。只有清醒地认识到青春和生命的短暂,才能真正理解并珍重、享受生命的快乐,接受生命的忧伤,珍重生命的点点滴滴。

当然,作者对青春和生命的感悟之所以一唱三叹、委婉动人,还在于作者没有用空洞抽象的说理来谈青春,谈生命,而是沉入心灵的最深处,奏响生命中最真诚的心曲。这心曲回荡在人生的舞台上,这心曲荡漾在青春的笑靥里,这心曲徘徊在生命的步履中。

可见,作品真正的力量应该从心中汲取,这样才能使个体的感悟升华为群体的共鸣,这就像宋代词人蒋捷的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作者写的是个人的人生经历,但何尝不是许多人生命的缩影呢?含着泪的倾诉,挟裹着人生风雨的喟叹。

搭建起青春的祭坛,祭拜的不是逝去的岁月,而是拥抱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着苦涩的泪水,不是为了淹没青春的花朵,而是为了滋润生命的大树。

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金牌奖等多项奖项。

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简桢之<四月裂帛>

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

近郊山头染了雪迹,山腰的杜鹃与瘦樱仍然一派天真地等春。三月本来无庸置疑,只有我关心瑞雪与花季的争辩,就像关心生活的水潦能否允许生命的焚烧。但,人活得疲了,转烛于缁铢、或酒色、或一条百年老河能不能养得起一只螃蟹?于是,我也放胆地让自己疲着,圆滑地在言语厮杀的会议之后,用寒鸦的音色赞美:“这世界多么有希望啊!”然后,走。

直到一本陌生的诗集飘至眼前,印了一年仍然初版的冷诗,(我们是诗的后裔!)诗的序写于两年以前,若洄溯行文走句,该有四年,若还原诗意至初孕的人生,或则六年、八年。于是,我做了生平第一件快事,将三家书店摆饰的集子买尽——原谅我鲁莽啊!陌生的诗人,所有不被珍爱的人生都应该高傲地绝版!

然而,当我把所有的集子同时翻到最后一页题曰最后一首情诗时,午后的雨丝正巧从帘缝蹑足而来。三月的团云倾倒的是二月的水谷,正如薄薄的诗舟盛载着积年的乱麻。于是,我轻轻地笑起来,文学,真是永不疲倦的流刑地啊!那些黥面的人,不必起解就自行前来招供、画押,因为,唯有此地允许罪愆者徐徐地申诉而后自行判刑,唯有此地,宁愿放纵而不愿错杀。

原谅我把冷寂的清官朝服剪成合身的寻日布衣,把你的一品丝绣裁成放心事的暗袋,你娴熟地三行连韵与商籁体,到我手上变为缝缝补补的百衲图。安静些,三月的鬼雨,我要翻箱倒箧,再裂一条无汗则拭泪的巾帕。

我不断漂泊,

因为我害怕一颗被囚禁的心,终于,我来到这一带长年积雨的森林

你把七年来我写给你的心还我,再也没有比这更轻易的事了。

约在医院门口见面,并且好好地晚餐。你的衣角仍飘荡着辛涩的药味,这应是最无菌的一次约会。可惜的,惨淡夜色让你看起来苍白,仿佛生与死的演绎仍鞭笞着你瘦而长的身躯。最高的纪录是,一个星期见十三名儿童死去,你常说你已学会在面对病人死亡之时,让脑子一片空白,继续做一个饱餐、更浴、睡眠的无所谓的人。在早期,你所写的那首《白鹭鸶》诗里,曾雄壮的要求天地给你这一袭白衣;白衣红里,你在数年之后《关渡手稿》这样写:

恐怕

我是你的尸体衣裳

非婚礼华服

并且悄悄地后记着:“每次当病人危急时,我们明知无用,仍勉强做些急救的工作。其目的并非要救病人,而是来安慰家属。”

你早已不写诗了,断腕只是为了编织更多美丽的谎言喂哺垂死病人绝望的眼神。也好让自己无时无刻沉浸于谎言的绚丽之中,悄然忘记四面楚歌的现实,你更瘦些,更高些,给我的信愈来愈短,我何尝看不出在急诊室、癌症病房的行程背后,你颤抖而不肯落墨讨论的,关于生命这一条理则。

终于,我们也来到了这一刻,相见不是为了圆谎为了还清面目,七年了,我们各自以不同的手法编织自己的谎,的确也毫发未损地避过现实的险滩。唯独此刻,你愿意在我面前诚实,正如我唯一不愿对你面。那么,我们何其不幸,不能被无所谓的美梦收留,又何等,历劫之后,单刀赴会。

穿过新公园,魅魅魉魉都在黑森林里游荡,一定有人殷勤寻找“仲夏夜之梦”,有人临池摹仿无弦钓。我们安静地各走各的,好象相约要去探两个挚友的病,一个是七年前的你,一个是七年前的我。好象他们正在加护病房苟延残喘,死而不肯瞑目,等亲人去认尸。

“为什么走那么快?”你喊着。

“冷啊!而且快下雨了。”

灯光飘浮着,钢琴曲听来像粗心的人踢倒一桶玻璃珠。餐前酒被洁净的白手侍者端来,耶稣的最后晚餐是从哪儿开始吃的?

“拿来吧,你要送我的东西。”

你腼腆着,以迟疑的手势将一包厚重的东西交给我。

“可以现在拆吗?”我狡诈地问。

“不行,你回去再看,现在不行。”

“是什么?书吗?是圣经?……还是……真重哩!”我掂了又掂,七年的重量。

“你……回去看,唯一、唯一的要求。”

于是,我装做什么都不知道,继续与你晚餐,我痛恨自己的灵敏,正如厌烦自己总能在针毡之上微笑应对。而我又不忍心拂袖,多么珍贵这一席晚宴。再给你留最后一次余地,你放心,凄风苦雨让我挡着,你慢慢说。最后一封信这样落笔:“在我心目中,你一直是个尊贵的灵魂,为我所景仰。认识你愈久,愈觉得你是我人生行路一处清喜的水泽。

“为了你,我吃过不少苦,这些都不提。我太清楚存在于我们之间的困难,遂不敢有所等待,几次想忘于世,总在山穷水尽处又悄然相见,算来即是一种不舍。

“我知道,我是无法成为你的伴侣,与你同行。在我们眼所能见耳所能听的这个世界,上帝不会将我的置于你的手中。这些,我都已经答应过了。

“这么多年,我很成为你最大的分享者,每一次见面,你从不吝啬把你内心丰溢的生息倾注于我的杯。像约书亚等人从以实各谷砍了葡萄树的一枝,上头有一挂葡萄,有带了些石榴和无花果来……你让我不致变成一个盲从的所知障者,你激励我追求无上自由的意志,如果有一天我终能找到我的迦南之野,我得感谢你给我翅膀。

“请相信,我尊敬你的选择,你也要心领神会,我的固执不是因为对你的任何一桩现实的责难,而是对自己个我生命忠贞不二的守信。你甚美丽,你一向甚我美丽。

“你也写过诗的,你一定了解创作的磨坊一路孤绝与贫瘠,没有一日,我卑微的灵不在这里工作、学习。若我有任何贪恋安逸,则将被遗弃。走惯贫沙,啃过粗粮,吞咽之时竟也有蜜汁之感,或许,这是我的迦南地。

“不幻想未来了。你若遇着可喜的姊妹,我当祈福祝祷。你真是一个令人欢喜的人,你的杯不应该为我而空。

“就这样告别好了,信与不信不能共负一轭。”

且让我们以一夜的苦茗

诉说半生的沧桑

我们都是执著无悔的一群

以飘零作归宿

在你年轻而微弱的生命时辰里,我记载这一卷佶屈聱牙的经文,希望有朝一日,你为我讲解。

如果笔端的回忆能够一丝丝一缕缕再绕个手,我都已经计算好了,当我们学着年轻的比丘比丘尼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食,还至本处时,我要把钵中最大最美的事物供养你,再不准你像以前软硬兼施趁人不备地把一片冰心掷入我的壶。

我们真的因为寻常饮水而认识。

那应该是个薄夏的午后,我仍记得短短的袖口沾了些风的纤维。在课与课交接的空口,去文学院天井边的茶水房倒杯麦茶,倚在砖砌的拱门觑风景。一行樱瘦,绿扑扑的,倒使我怀念冬樱冻唇的美,虽然那美带着凄清,而我宁愿选择绝世凄艳,更甚于平铺直叙的雍容。门墙边,老树浓荫,曳着天风;草色釉青,三三两两的粉蝶梭游。我轻轻叹了气,感觉有一个不止名的世界在我眼前幻生幻化,时而是一段佚诗,时而变成幽幽的浮烟,时而是一声惋惜——来自于一个人以生中最精致的神思……这些交错纷叠的灵羽最后被凌空而来的一声鸟啼啄破,然后另一个声音这么问:

“你,就是简媜吗?”

我紧张起来,你知道的,我常忘记自己的名字,并且抗拒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那一天我一定很无措吧!迟疑了很久才说:“是。”又以极笨拙的对话问:“那,你是什么人?”

知道你也学中文的,又写诗,好像在遍野的三瓣酢浆中找到四瓣的草:“唷,还有一棵躲在这!”我愉快起来就会吃人:“原来是学弟,快叫学姊!”你面有难色,才吐露从理学院辗转到文学殿堂的行程,倒长我二岁有余。我看温文又亲和,分明是邻家兄弟,存心欺负你到底:“我是论辈不论岁的!”你露齿而笑,大大地包容了我这目中无人的草莽性情。那一午后我归来,莫名地,有一种被生命紧紧拥住的半疼半喜,我想,那道拱门一定藏有一座世界的回忆。

毕竟,我只善于口头称霸,在往后与你书信嬗递,才发觉你瘦弱的身躯底下,凝练了多少雄奇悲壮的天质,而你深深懂得韬光养晦,只肯凿一小小的孔,让琢磨过的生命以童子是姿势嬉嬉然到我眼前来。我们不谈身世只论性命,更多时候在校园道相遇,也只是一语一笑作别,但我坚信:“这人是个大寂寞过的人!”

那时侯,你的面目早已因潜伏的病灶难靖,稍稍地倾斜着,反正已经割过了而且是个慢性子的瘤,就不必管吧,只在你心力交瘁的时候,才憔悴起来,我叫你当心,你复来的信不痛不痒地说:“今早文心课见你挽抱书飘然而去,霎时间萌生一种远飏的感觉,没来得及跟你说。有回上声韵,下了课,正见你倦极而伏案,其时感觉也是一惊。记得有次夜深,与你不期而遇,你说从总图出来,回宿舍去。夜色下的你步履决定,却透着层弱倦后的苍白。一直没能多问候你,反而是你看出我的憔悴。”你始终不愿意称我“简媜”,说这二字太坚奇铿锵,带了点刀兵,你宁愿正正经经地写下“敏媜”,说有了这“敏”字,行云流水起来,不遭忌的。我深深动容,你一片片莲灿,都为我惜生,而我能为你做什么?性格里横槊赋诗的草莽气质,总让我对最亲近的人杀伐征讨。难得有一回清清淡淡的小聚,临别时,我不经心窜出那头兽、那忘情负义恩将仇报的猛禽:“保重哟,下一次见面或许九天,或九年。”你清和的面容浮掠一丝秋瑟,宽怀地笑纳这些语锋契机,你报平安的信通常这么作结:“写信、说话,欢喜日复一日。看你什么时候有空,小谈。我担心一语成谶。”尔后,我离了学院,日复日载饥载渴,过的是牛饮而后快的星夜。偶有不死的诗心,才写哀哀怨怨的信给亲近的人,你总是快快地回:“外出三天,深夜踏雨归来,檐前出现一小叠信。中有你亲切的字迹,你的信柬自然令我喜欢……我的病情,好好坏坏,终须挨上一刀才见分晓。近两个月来的抱病自守,旦夕之间,情知对于生命的千般流转,尽须付与无尽的忍爱。我想,他朝小痊,如你奔驰,亦须这样。一步一履,无非修行。至此,我依然深心乐观,来日或聚,愿其时你的事业大势已定,我亦澡学精神。” 我们深心乐观着未来,几次击掌切磋,暗暗以创格自许,不屑袭调。负气使才如我,滔滔洒墨,似欲与千夫万夫一拚。你见我清瘦异常,只吩咐我不可太夜太累,我委屈了,说:“就活这么一次,我要飞扬跋扈!”你语重心长地说:“早慧,难享天年的,古来如此。”

你珍贵我这顽桀的生命,大大地甚于你自己的。那一回生日,你特地去寻玉送我,一龙一凤绕着净瓶(啊!会是观音的净瓶吗?)你说鬻玉的老者称这块玉的肌理具荷质,返家的途中经过南海路,你去植物园的荷花池,轻轻地轻轻地将这玉沁了又沁……你说:“生命恒有繁华落尽的感觉,只不过,不染淤泥!”

病魔却与你弄斧耍戗,你的眼开始不自觉地泪,夜半常因拭泪而难以入眠,你谦称这是宿业使然。在你卜居的深山穷野,你宛若处子与生灭大化促膝而谈,抱病独居的信,不改涓涓细流的字迹:“有天半夜不能安睡,出至阳台。山间天象澄明,月光大片大片洒落一地。忽然间,我看见自己月下的影子,细细瘦瘦,怯怯地,触目竟十分眼熟,但那分明不是日光中的‘我’。我呆呆地忖忖想想,啊,是了——是童话时候的‘我’!我好感动地望着那片身影,然后牵他入梦,偶得一悟,心情愿如庄周,处于病与不病之间。”

你第二度开刀,除去右颜面突变的肉瘤,我将一串琥珀念珠赠你,那是寺里一名师父突然脱下赠我的,我欢喜生命中“突然”的意象。你认真地戴在手腕,虚弱地在病榻上闭目。我又天真起来了,仿佛一名间谍,在你短兵相接的战场之前,先给你解药,你此后可以大胆地无惧地去迎喂毒的流箭。病后,你说:“我渐渐愿意把所有的悲沉、蒙昧、大痛、无明都化约到一种朴素的乐观上,我认为它是生命某种终极的境界。你知我知。”

最珍贵而美丽的,应该是你赴港念比较文学之前的半年。你诗写得少了,专志狼吞文学批评的典籍,你戏谑这是一桩“反美”的工程,但要我千万注意,你并非不爱美。我说:“管你家的什么美不美,天天念原文书,把一个人念得豆芽菜似的,这种美简直!”你每星期总要回长庾医院追踪病情,我们相约在中午,趁我歇班的时刻,你教我念书。常常在市嚣流矢的小咖啡店里,你取出一叠白纸、一支钢笔,在喝了一口微冷的红茶之后,开始以沙哑沉浊的声音,为我唤来“福寇”(Michel Foucault),我静静地抱膝听着,进入神思所能触摸的最壮阔与最阴柔的空间,你的话幽浮起来:“……如今,书写已和献祭发生关联,甚至和生命的献祭发生关联……”我幡然有悟:“等等,我下一本书的架构出来了,你要不要听!”知识的考掘通常转化为创作的考掘,我是锈刀,拿你当磨刀石。你不也说了吗,我的生命太千军万马,终究不会听你这座“紫微”。实而言之,你是一则遥远的和平,为了你,我必须不断地战争。

有一回,茶冷言尽,你取出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让我瞧:一名十岁男童倚在书店的租台边,白白净净的怯生生的,眼睛里有一股神秘的招引与微燃的悲喜,静静地与世界相看。我惊叹起来:“多美啊!是你吗?”你欢喜地说:“是!”

那一回,你送我回报社上班,沿着木棉击掌、槭实落墨的砖道,你微微地喟叹:“天!给我时间!”

香港一年,你终因病发大量出血而辍学,从中正机场直奔林口长庾,医师已开了病危通知书。你却幽幽转醒,看着病床边来来往往的友好、同窗,或者,你还在等,当养育的父母双亡,亲生的父母待寻。你那时已不能进食,肉瘤塞住口舌,话也不能说了。你见我来,兀自挣身下床,从杂乱的行李中掏出一块精致的香皂,多少年前,我说过一日三浴更甚于心头欢喜,你在纸上写着:“多洗澡!”那一刹——那百千万亿年只可能有一回的一刹,我想地置你于死。半年来,我抗拒着再去看你,想给你七七四十九遍的经诵终于不能尽读,我压抑每一丝丝一缕缕一角角关于你的挂念。只有两回梦见,一次你以赤子的形象从半空掠过,我仰首不复寻踪;一次你款款而来,白白净净的面目,我大喜,问:“你好了?”你笑而不答,许久许久才说:“还没开始生病哪!”梦醒后,深深地痛恨自己,现世里的大欢大美被解构得还不够吗?连在可以作主的梦土,也要懦怯地缴械。我终究是个懦夫,不配英雄谈吐。

那么,敬爱的兄弟,我们一起来回忆那一日午后,所有已死的神鬼都应该安静敷座,听我娓娓诉说。

那一日,我借了轮椅,推你到医院大楼外的湖边,秋阳绵绵密密地散装,轮转空空,偶尔绞尽砖岸的莽草。我感觉到你的瘦骨宛若长河落日,我的浮思如大漠孤烟。当我们面湖静坐,即将忘却此生安在,突然,遥远的湖岸跃出一行白鹭,抟扶摇直上掠湖而去,不复可寻。湖水仍在,如沉船后,静静的海面,没有什么风,天边有云朵堆聚着。

你在纸上问我:“几只?”

我答:“十二只。”你平安地颔首。

也许,不再有什么佶屈聱牙的经卷难得了你我。当你恒常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我试图以的悬崖瓦解宿命的悬崖;当我无法安慰你,或你不再关怀我,请千万记住,在我们菲薄的流年,曾有十二只白鹭鸶飞过秋天的湖泊。

犹似存在主义,

或是老庄,

或一杯下午茶,

或两本借来的书。

百般凌虐你,你都不生气,或,只生一小会儿气。好似在你那里存了一笔巨款,我尽情挥霍,总也用不光。有时失了分寸,你肃起一张沧桑后的脸,像一个蹇途者思索不可测的驿站,我就知道该道歉了,摸摸你深锁的额头说:“什法子,谁叫你欠我。不生气,生气还地付我利息。”

常常在早餐约会,或入了夜的市集。热咖啡、双面煎荷包蛋、烘酥了土司,及三份早报。你总替我放糖、一圈白奶,还打了个不切实际的哈欠。我喜欢晨光、翻报、热咖啡的烟更甚于盘中物,你半哄半骗,说瘦了就丑,我说:“喂,就吃!”你果真叉起蛋片进攻而来,我从不吝惜给予最直接的礼赞:“今天表现不错,记小功一次!”

早晨恒常令我欢心,仿佛摄取日出的力量,从睡眼沉静射入惊蛰的流动,有了奔驰的野性及征服的欲望。早晨对你却是苛责的,你雾着一张脸,听我意气风发地擎画每一桩工作,帮你整理当日的行程及争辩的重点,战役的成果未必留给我们,但我们联手打过漂亮的仗。

入夜的城市更显得蠢蠢欲动,入夜的我通常是一只安静的软体动物,容易认错、善于仆役,不扎人的自尊。你活跃于墨色的时空,以锐利的精神带着我游走于市集。一碗卤肉石斑鱼汤、水煮虾也是令人难忘的饮食起居。我擅于剥虾、剔无刺的鱼肉,伺候你。你尽管放心地细数我的不对,定谳白日的蛮悍,我一向从善如流,乖乖向你忏悔。当市集悄悄撤退,夜也恹了,我打起一枚长长的呵欠,你说:“走吧!回家。”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归途。这城市无疑是我们巨构的室家,要各自走过冗长的通道,你回你的卧室,我有我的睡榻。

那么,的确必须用更宽容的律法才能丈量你我的轨道。你不曾因为我而放弃熟悉的生命潮汐——不管是过往的情涛、现实的波澜,或即将逼近的浪潮;我也不必为你而修改既定的秩序——我有我不能割舍的人际、工作的程序,及关于未来的编排。当我们相约,其实是趁机将自已从曲曲折折的轨道释放出来,以大而无当的姿势携手、寻路。你四十过二的音色里仍留有不肯成熟的童话;(要不,你怎么老是叉橡皮筋偷袭我!)我二十又七的华容仍忘怀不去初为儿女的恣意;(挺喜欢捧你的大手,一支一支的啃你的指头!)你时而化童时而老迈,我时而为人时而原兽,我们生动的演出内心被禁锢的角色,以城市为舞台,行人当盲目的观众。那些令人疲惫的典章制度不容推翻总可以暂忘,你虽然抱怨半生颠踬无以转圜,我却不曾怂恿你——那些包袱早已变成心头肉,在我们分手后仍然继续由你背负的。如是,我期望每一次相聚透过理智的剖析与情感之疏浚,更助益你昂然驼行。我深知,情会淡爱会薄,但作为一个坦荡的人,通过情枷爱锁的鞭笞之后,所成全的道义,将是生命里最昂贵的碧血。因而,你可以原始地袒露,常常促膝一夜,谈你孑然成长的大江南北、谈论梦幻与现实互灭、谈你云烟过眼的诸多女人、谈你远去的妻与儿女……常常,我看到那一颗三十多年未落的噙泪。同样地,我得以在你身上复习久违的伦常,属于父执与兄长的渴望。过于阴柔的家境,促使必须不断训练自已雄壮,摹仿男系社会的权威;而我生命的基调,却是要命的抒情传统,三秋桂子十里芰荷的那种,遂拿你砌湖,我得以歌尽舞影,临水照镜(啊!我终究必须恋父情结)。实则如此,每一桩生命的垦拓,须要吮取各式情爱的果实,凡是亏空的滋味,人恒以内在的潜力去做异次元的再造。你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我修改,按着我心中形象发音;正如我愿意为你而俯身,将自己捏成宽口的罍,以盛住你酒后崩塌的块垒;任何一桩情缘,如果不能激励出另一种角色与规则,以弥补梦土与现实之间的断崖,终究不易被我珍爱。

于是,我们很理智的辩论着婚姻。

你说,不曾歇息的情涛,总难免落得一身萧索,过往的女人不是不爱,却发现愈爱得深愈陷泥淖;我说,这是剥夺,爱情之中藏有看不见的手。你说,如果我们结婚如何?我问,你视我为何?难道纷落的情锁不曾令你却步?你说,我在你心中不等同于女人,属于一种透明的中性——像白昼与黑夜,时而如男人清楚,时而如女性张皇,你能充分享受诉说,从最崔嵬的男峰吐露至最婉柔的女泽(你有时细心的像一名婢女),我欢愉你所陈述的,那表示,一个人对他(她)内在生命做多元创造的无限可能。而我开始叙述,关于多年来我们另辟蹊径,如今俨然一条轨道的情爱(请注意,放弃世俗轨道的通常要花更多心血为自己领航,且不再有回头的可能)。我们成就一种无名的名分,住在无法建筑的居室,我不要求你成为我的着属如同我厌烦成为任何人的局部,你不必放弃什么即能获得我的灌注,我亦有难言的顽固却能被你呵护,我们积极相聚也品尝不得不的舍离,遂把所能拥有的晨光化为分分秒秒的惊叹。如果爱情是最美的学习,我愿意作证,那是因为我们学到了布施胜于索取,自由胜于收藏,超越胜于厮守,生命道义胜于世俗的华居。想必你了解,婚姻只是情爱这海的一叶方舟,如果我们愿意乘桴浮于海,何必贪恋短暂的晴朗——要纵浪就纵浪到底吧!我已拍案,你敢不敢作庄?

我们还要一座壳吗?让壳内众所皆知的游戏规则逐渐吞噬我们的章法,以我不靖的个性,难以避免对你层层剥夺;以你根深蒂固的男系角色,终究会逐步对我干涉。原宥我深沉的悲观,婚姻也有雄壮的大义,但不适合于我——我喜于实验,易于推翻,遂有不断地、不断地裂帛。

我情愿把这城市当成无人的旷野,那一夜,我肥上大厦广场的花台,你一把攫住,将我驮在肩上,哼着歌儿,凛凛然走过两条街;被击溃之后如果有内伤,那内伤也带着目中无人的酣畅。有一日,深夜作别,我内心击打着滔滔逝水的悲切,不忍责你什么,只想一个人把漫漫长夜走完,你说起风了,脱下外衣披我,押我上车,在站牌旁频频向我挥手,然后孤独地走向你候车的街口,那一霎,我又剑拔弩张,想刺大化的心脏,遂在下一站下车,拼命地跑,越过城市将灭的灯色,汗水淋漓地回到你的背后,你多么单薄,掏烟、点火,长长地向夜空喷雾,像一名手无寸铁的人!我倏地蒙住你的眼睛,重重地咬你的耳朵:“不许动!”你回头,看我,错愕的神情转化成放纵的狂笑,我胜利了我说。

在借来的时空,我们散坐于城市中最凌乱的蓬壁,抽莫明其妙的烟,喝冷言热语的酒,我将烟灰弹入你的鞋里,问:

“唉,你也不说清楚,嫁给你有什么好处?”

你脱鞋,将灰烬敲出,说:“一日三顿饭吃,两件花衣裳嘛,一把零用钱让你使。”

我又把烟灰弹进去:“那我吃饱了做什么?”

你捏着我的颈子:“这样么,你写书我读——再弹一次看看!”

我又把烟灰弹进去。

我随手抽了把单刀

走了趟雪花掩月

无声的月夜

只有鸽子簌簌地飞起

你怎么来了?

明明将你锁在梦土上,经书日月、粉黛春秋,还允许你闲来写诗,你却飞越关岭,趁着行岁未晚,到我面前说:“半生飘泊,每一次都雨打归舟。”

我只能说:“也好,坐坐!”

关于你生命中的山盟与水逝,我都听说。在茶余饭后,你的身世竟令我思谋,什么样的人,才能与秋水换色,什么样的情,才能百炼钢化成绕指柔。我似乎看到年幼时的你,已然为自己想象海市蜃楼,你愿意成为执戟侍卫,为亘古仅存的一枚日,奉献你绚霞一般的初心。

那么,请不要再怪罪生命之中总有不断的流星,就算大化借你朱砂御笔,你终究不会辜负悲沉的宿命,击倒的人宁愿刎颈,不屑偷生。这次见你,虽然你的眉目仍未能廓然朗清,倒也在一苇渡航之后,款款立命。你要日复日吐哺,不吐哺焉能归心。

把我当成你回不去的原乡,把我的挂念悬成九月九的茱萸,还有今年春末大风大雨,这些都是你的。总有一日,我会打理包袱前去寻你。但你要答应,先将梦泽填为壑,再伐桂为柱,滚石奠基,并且不许回头望我,这样,我才能听到来世的第一声鸡啼。

你走的时候,留下一把钥匙,说万一你月迷津渡,我可以去开你书中的小屋。我把指环赠给你,尽管流离散落,恒有一轮守护你的红日,等候于深夜的山头。

你说:“还要去庙里烧香,像凡夫凡妇。”

那日,我独自去碧山岩,为你拈香,却什么话都没说。

这就是了,所有季节的流转永不能终止。三世一心的兴观群怨正在排练,我却有点冷,也许应该去寻松针,有朝一日,或许要为自已修改征服。

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如何起头?

参考资料:

://hi.baidu/remus/blog/item/c21adb88075f2e93a4c272a3.html